·254·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6No.41998
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与抑郁症的关系
张光健 钱铭怡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因人而异。有研究认为这种社交问题解决能力缺陷与部分抑郁症的
多。进一步将应激事件区分为依赖于个体的应激源(dependentstressor,如考试失败,争吵,离婚等)和非依赖于个体的应激源(indepen-发病、症状严重程度、预后等有关[1-4]
。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乏与抑郁之关系的研究进度作一简要总结。
1 抑郁患者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1.1 抑郁患者问题解决能力缺陷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患者表现出问题解决能力缺陷。Marx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较正常对照组的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差,具体表现为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强、所能想到的解决策略少(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少是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指标)、所采用的策略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刻板、僵化、缺乏创造性
[3]
。Cail等以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用
BDI作抑郁指标,发现,BDI得分越高,问题解决能力越低,问题解决能力缺陷主要存在于问题解决的早期阶段,即解决问题的动机被抑制[5]
。1.2 应激、社会关系问题解决与抑郁
大量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与应激事件有关。但为什么抑郁患者会比一般人遭遇更多的应激呢?Hammen指出,人不是被动地对应激源作出反应,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个体自身对于应激事件的产生有重要作用。抑郁患者遭遇的应激事件多,与他们的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缺陷有关。由于此类能力缺陷者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差,能力正常者能够顺利应付的事件对他们往往也成了应激事件,甚至自己“人为制造”了许多应激事件。Hammen在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女性抑郁患者比正常女性经历的应激事件
dentstressor,如出车祸,遭强奸等)。在非依赖于个体的应激源上,抑郁组和对照组无差别;而在依赖于个体的应激源上,抑郁组多于
对照组[6]
。Doley在一项两年的追踪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第一年被确定为抑郁的被试较未被确定为抑郁的被试在第二年经历的应激事件多,其中与自身有关的应激事件经历得更多
[7]
。Davila的一项随访研究以
女中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并以BDI作为抑
郁症状严重程度的指标,考察问题解决能力中人际关系解决策略同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显示,问题解决能力高的人到随访期结束时BDI分数比随访期开始时显著下降,问题解决能力低的人到随访期结束时BDI分数和随访期开始时无差异。他进一步提出问题解决能力高低是BDI分数变化的中介因素。另一个结果是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能力低的人的遭遇应激事件也较多[8]
。
关于应激与抑郁症状的另一问题是有人在应激很强的情况下并不发病,但另外一些人经历的应激事件不严重反而发病。同时大多数研究显示负性应激同抑郁症状的相关在0.30左右,也就是说应激只能解释抑郁症状发生因素的10%,抑郁发病的大部分原因还不了解。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寻找使人们在应激下不致发病的保护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应付技巧、归因模式、认知评估过程等。而个体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高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因素。Nezu等人的研究表明,应激强弱对问题解决能力高的人影响不大,而对问题解决能力低的人影响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8年 第6卷 第4期·255·
大得多
[9]
。认识问题情境的信号。
(2)理解问题情境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有两个目的:其一,描述问题,其二,找出问题的基本原因。来访者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描述问题过于概括抽象,往往会遗漏重要细节。因此治疗者要求来访者将问题的有关方面描述越具体、越详细越好,不光是孤立谈问题,而且要将其发生的背景也要讲出来。来访者所找的问题原因往往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2 针对社交问题解决能力缺陷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家们在治疗中很早就开始针对社交问题解决能力缺陷进行治疗了。至D'Zurilla和Goldfried将其系统化,并提出问题解决疗法。这一疗法主要适用于下列四种对象:①有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却难以独立地解决问题;②问题解决的技巧保存完好,但由于问题解决的动机被抑制而不能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③在生活中遇到很难应付的“紧急困境”者;④长期治疗的结束阶段,用于培养来访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疗法将问题解决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问题指向”阶段,即问题解决初步的动机性阶段,包括三个方面:①接受事实,即问题情境是构成生活的一个正常部分,解决该情境中的大部分问题是可能的;②敏感地觉察出问题情境;③即要抑制冲动性的反应也要抑制不做任何反应的消极态度。另外四阶段是特异性的技巧阶段(包括理解问题情境、想出多种解决办法、选择解决办法、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随时纠正偏差等四个小阶段)。治疗按问题解决的阶段依次进行。当一个阶段达到预定的最低要求后,转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针对一个问题情境的五个阶段全部顺利完成后,再对下一个问题情境进行工作。治疗的早期,先由治疗师演示问题解决的五个阶段,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描述给来访者,来访者被动观看。随着治疗的进展,来访者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其中,治疗者则更多地起监督、指导、解答问题的作用。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具体步骤如下。(1)问题指向阶段:解释并讨论治疗的理论、过程、效果。具体讨论引起问题情境的常见原因,注意结合来访者自身的特点。尤其强调避免作出冲动性的反应。帮助来访者正确看待由问题情境带来的种种情绪反应不安、混乱、挫败感),说明这些情绪可作为
这时治疗者应试着追寻问题实质。
(3)设想多种解决方法阶段:在这一阶段治疗者要针对上一个阶段找到的问题的基本原因,鼓励来访者将所有能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列出来。再将能实现最佳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全找出来。要注意分清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区别。
(4)选择阶段: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通过对策略或具体操作方法的各个方面详尽思考来进行选择。从而排除不良策略或具体操作方法,得出最佳的策略或具体操作方法。
(5)实施解决方案并纠正偏差的阶段:鼓励来访者实施选择出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要求他们观察、记录自己的行为。一旦问题圆满解决,则可结束这一情境的训练。如不能解决,则须重复实施前面的五个训练阶段,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1]
。
Nezu等人曾采用此法对诊断为单相、重症抑郁的患者进行训练。结果发现在减轻抑
郁症状上确实有效,其中对问题指向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他们将病人分成三个组,一组接受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的心理治疗,一组接受简化的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的心理治疗,即在治疗中不进行问题指向的系统训练。另外一个为对照组,对照组与治疗者接触的频率与实验组相等,但不作治疗。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末期与随访末期均比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大。治疗组1同治疗组2相比,前者比后者的症状改善更显著。在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方面,对照组前
(·256·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6No.41998
后无变化,两个治疗组在治疗末期有明显提高,而且保持到随访期结束。但当考察两组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发现治疗组1比治疗组2人信心要强得多
[10]
下降。因此有必要就抑郁症状、应激、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进行纵向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D'Zurilla,T,GoldfriedMR.Problemsolvingandbe-haviormodificatio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71,78,107-126
2NezuAM,RonanGF.Lifestress,currentproblems,problemsolving,andDepressivesymptoms:anintegra-。
3 有关问题和研究方向
对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与抑郁症
关系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抑郁症状与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有关。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通过增加患者经历的应激事件、减少寻求有效应付的动机等方式作用于抑郁,使抑郁症状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反过来又使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将有助于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使病人的抑郁症状得到持久的改善。
尽管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下列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探索。
(1)究竟问题解决的哪些过程同抑郁症的发生更直接相关?研究问题解决的各成分与抑郁症状的联系将有助于澄清这一问题。
(2)社会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同许多精神病理状态有联系,如药物依赖、人格障碍、焦虑等,它们与抑郁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缺陷的关系如何呢?是问题解决能力缺陷只导致抑郁症状,并致使其它精神病理状态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还是问题解决能力缺陷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各种疾病?筛选不伴抑郁的药物依赖、人格障碍、焦虑症等被试进行研究对于澄清这个问题将会大有帮助。(3)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在同一时间对比抑郁组与对照组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差异。以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不能确定抑郁症状同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不能确定抑郁症状同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能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状;反过来抑郁者因自我评价过低、思维迟缓、记忆减退也会使问题解决能力
tivemodel.JournalofConsultionandClinicalPsycholo-gy,1985,53,693-697
3MarxEM,WilliamJMG.Depressionandsocialprob-lemsolving.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2,101,78-86
4HaagaDAF.Socialproblem-solvingdeficits,depen-cy,anddepressivesymptoms.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ch,1995,19,147-158
5王 苏,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CailL.Socialproblemsolvingasamediatorofstress-relateddepressionandanxietyinmiddleagedandeld-erlycommunityresidents.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97,21,73-96
7HammenC.Generationofstressinthecourseofunipo-lardepressio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1,100,555-561
8Doley,S:Predictorsofthegenerationofepisodicstress:Alongitudinalstudyoflateadolescentwome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7,106;251-2599DavilaJ.Poorinterpersonalproblemsolvingasamech-anismofstressgenerationindepressionamongadoles-centwomen.Jounr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5,104,495-503
10NezuAM,NezuCMetal.Socialproblemsolvingasamoderatingvariablebetweennegtivelifestressandde-pressivesymptoms.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86,10,489-498
11NezuAM,PerriMG.Socialproblem-sovlingtherapyforunipolardepression:aninitialdis-mantlinginves-tigation.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1989,57,408-413
(1997年9月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