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实验操作 点燃 加入足量的铜粉 加入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

A.A

B.B

C.C

D.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3.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4.2g

D.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4.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5.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 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6.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 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7.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9.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A.8g

B.10g

C.12g

D.14g

10.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11.有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18. 6g,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14.2g,将其蒸干得到固体2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 A.46:3

B.46:11

C.23:3

D.23:6

1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 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D.10克镁粉和铜粉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4.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b点对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Ag+ C.c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d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15.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20 32 30 46 40 64 50 85.5 60 110 70 138 80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16.将22.2gCu2(OH)2CO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已知:Cu2O+H2SO4 =Cu+Cu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2g剩余固体是纯净物 C.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

A.CuSO4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KCl ZnCl2 D.K2SO4AgNO3 NaCl

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和为7.0g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17.下列溶液中无色,且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18.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19.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 A.40% B.41.2% C.57.1 % D.8.4g

20.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物质 FeSO4溶液 NaCl 杂质 CuSO4 Na2CO3 试剂或方法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CO2中少量的CO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实验操作点燃加入足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加入足量的碳酸钙A.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3m55bre776vac3ljxx41z4g1sgjh0183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