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⑵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大脖子病; 甲状腺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是甲亢。
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⑷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症;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⑸卵巢、睾丸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第三节 神经调节
1、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且
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见下图)
2、 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分为大脑、中脑、小脑
⑴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表面称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扩大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中有许多功能区,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
⑵小脑的功能:A、协调肌肉的活动;B、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C、维持身体的平衡。
⑶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3、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
⑴位置: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与脑干相通 ⑵功能:传导和反射 ⑶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36
大脑
小脑
脑 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
结构基础 细胞体 结构 树突 突起 基本单位——神经元 轴突
神经调节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 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神经结构: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
组成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 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身体内部激素的调控,
这两方面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
37
2、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特点:⑴与生俱来的行为
⑵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 ⑶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⑷是动物在进化过程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3、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特点:⑴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⑵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⑷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4、 人的学习行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人类除了对环境中声、光、味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代替具体的刺激引起反射。)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1、 体温:
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2、 产热和散热: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
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⑴产热:
①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38
②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散热的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 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
来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B、 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②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
唯一的散热方式。
3、 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的?
(答案: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第一节电路图
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 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状态 通路(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电源短路 (另外,还有一种短路,叫用电器短路。)
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第二节电流的测量
39
1. 电流的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来表示,电流的单位:安培 4.电流表的符号 。使用方法为 (1)、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零。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2)、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3)、使电流从标有“+”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标有“-”的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5)、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一、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 二、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三、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半导体材料:硅、锗。
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是 :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原因 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内部几乎不存在自由电荷。 四、电阻 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
电阻的 符号: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长度、材料相同的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长度、粗细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 4.与温度的关系—一般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第5节 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2.构造:
3、结构示意图:
3.电路符号:
4.使用:上、下各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5.注意:①通过变阻器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值 ②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