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CMP) 是指发生在肌肉、骨骼、关节、肌腱或软组织等部位超过3个月的疼痛。依据 WHO 2018 年 6 月发布的最新国际疾病分类 (ICD-11) 网络预览版,其包含了原发性和继发性 CMP 。CMP 涉及人体运动系统的 150 多种疾病,包括常见的慢性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肢体疼痛、脊柱相关疼痛、纤维肌痛及肌筋膜炎等。病人不仅罹患迁延不愈的疼痛,同时影响生活质量,易并发心理障碍和增加其他慢性疾病风险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创伤增多等因素,CMP 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易患群体也不断扩大。
药物是治疗 CMP 的基石。由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和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改进中心联合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了《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2018)》,以期规范、促进国内 CMP 的药物治疗工作。
药物是治疗 CMP 的基石。由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和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改进中心联合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
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了《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2018)》,以期规范、促进国内 CMP 的药物治疗工作。
01 CMP分类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本共识依据 WHO 2018 年 6 月发布的最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1) 网络预览版进行分类。
(一)按照 ICD-11 分类
1. 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是指发生在肌肉、骨骼、关节或肌腱的慢性疼痛,伴有明显的情感障碍(焦虑、愤怒 / 沮丧或抑郁情绪)或功能障碍(干扰日常活动和社交)。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由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共同导致。
2. 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是指骨骼(包括脊柱与关节)、肌肉、肌腱或相关软组织的慢性疼痛。是一组表现各异的慢性疼痛,源于局部或全身病因引起的骨骼(包括脊柱
与关节)、肌肉、肌腱和相关软组织的持续伤害感受性刺激,也可与深部躯体损伤有关。疼痛可能是自发的或运动诱发的。根据病因又可分为:
(1)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指由于骨骼(包括脊柱与关节)、肌腱、肌肉、软组织的炎症机制引起的慢性疼痛。疼痛可能是自发的或运动诱发的临床特点以炎症为特征,包括对疼痛刺激敏感性增加。
(2) 结构改变相关的疼痛:指由于骨骼(包括脊柱与关节)或肌腱的解剖学结构改变引起的慢性疼痛。结构改变需要从临床检查来推断和(或)影像学检查来证明,疼痛可能是自发的或运动诱发的。临床特征包括局部肿胀、痛觉超敏或运动功能受限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疼痛:指与外周或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骨骼(包括脊柱与关节)、肌腱或肌肉的慢性疼痛,包括运动功能改变和感觉功能改变引起的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生物力学功能改变能够激活肌肉骨骼组织中伤害性感受器,疼痛可能是自发的或运动诱发的。
(二)按照发病部位分类
1. 骨骼疼痛
通常是隐痛、刺痛或钝痛,其最常见的原因是骨折等损伤。CMP 病人评估和诊断时需明确疼痛与骨折或肿瘤是否相关,如骨质疏松症、骨质减少和相关的脆性骨折、创伤性骨折等。
2. 肌肉疼痛
疼痛程度通常没有骨痛剧烈。产生的原因有肌肉损伤、自身免疫反应等导致肌肉组织血流减少、肌肉痉挛和激痛点形成等。CMP 病人评估和诊断时需排除感染或肿瘤。
3. 肌腱和韧带疼痛
肌腱或韧带疼痛通常由损伤引起,包括扭伤等。当活动或者拉伸损伤部位时,疼痛通常会加剧。
4. 关节疼痛
创伤和病变通常会导致关节僵硬和疼痛,也可能出现肿胀感。疼痛程度可能从轻微到严重,并且在活动关节时会加重。炎症是关节疼痛的常见
原因, 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
5. 脊柱源性疼痛
往往是由脊柱及其附件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如腰背痛、颈肩痛、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等。
6. 多部位疼痛
多部位广泛性疼痛和炎性表现,往往是一些结缔组织疾病的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纤维肌痛则是全身对称性、弥漫性疼痛,持续在3 个月以上, 伴有睡眠障碍、躯体僵硬感、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等。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往往也涉及到多个部位。
02 流行病学
全球 20% ~ 33% 人口罹患肌肉骨骼疾病 。虽然各个文献报道的 CMP 患病率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其中腰背痛最为常见,成年人的发病率为 30% ~ 40%。美国最近的一份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