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学绪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我调控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调节作用。 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 二、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方式主要有:(一)自我观察(二)内化(三)社会比较 三、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一)生理自我又称物质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二)社会自我 (三)心理自我 四、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它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即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二)自我和自尊的关系

联系:个体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对自己的评价;反过来,这种评价又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

区别:自我关注的是自我知识,包含了一些中性成分,而自尊关注的是对自己的情感,具有明显的主观正负性和动机性。 (三)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拥有自尊呢?

大多数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或建构)来源于三条途径: 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即个人的生活经历; 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即社会评价;

三是自己的内部标准。这也是影响一个人自尊高低的标准。 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

鲍梅斯特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 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用自我方法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自尊的作用 自尊的作用,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高自尊的人能树立合适的目标,能以自我提高的心态来利用反馈;低自尊的人,常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

社会认知是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人们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知觉,对自己及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 第一节 他人知觉

一、他人知觉的定义及其分析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可通过三个连续的步骤实现:

1、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态以及行为习惯等的观察,这是认知的第一步。 2、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

3、对行为表现做出归因和解释 二、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一)表情

1、面部表情(表情、目光)

2、体态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人际空间、服饰) 3、言语表情(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1.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透露内心世界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态度和感情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里显示出来.

人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语言,但目光很难随意控制.

目光接触是最为重要的身体沟通方式.缺乏目光接触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2.表情:指面部表情.面部数十块肌肉可做出上百种表情.可表达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各种维度的情绪.

表情可随意控制,变化迅速,而且线索容易觉察,是十分有效的身体语言途径.是运用最多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之一. 身体姿势和动作

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 双手外推:表示拒绝 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 拍脑袋:表示自责

搓手或拽衣领:表示紧张

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 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貌

腰板挺直,身体稍稍前倾,表示对别人的尊敬. 身体后抑:表示轻视或漫不经心,不耐烦. C 人际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的互动空间有一定的距离: 亲密区:一英尺之内

个人区:一点五英尺至四英尺 朋友间距离 社交区:四英尺至十二英尺;熟人之间 公众区:大于十二英尺,公众之间

交往时的距离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及双方关系 a、亲密了解程度,符合以上距离

b、文化背景对个人空间需求不同,如美国人较大,阿拉伯人较小 c、社会地位差别:地位相差悬殊者,距离较大 d、性别差异:男性较大,女性较小 D 服饰

个人的发型,服饰,化妆甚至所携带的物品,都在透露有关一个人的信息.

服饰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也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性格乃至情绪倾向.

服装色调:带来联觉,产生冷暖及情绪,包括温情和喜庆,庄重及威严等. 政治类:正装 社会类:日常服装 娱乐类:时尚着装. 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辅助语言:声调高低、音量大小、抑扬 顿挫及转折、停顿、语速等 类语言:无固定意义的发声,如呻吟、叹息、哭泣等 (二)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制约: 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 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 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三、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谈举止、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等,有助于判断他人的气质,了解其性格特征。

(一)气质与气质类型 1、气质定义

气质是与人脾气有关的人格特征,是个人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总和。这些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强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1)心理过程的强度: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 或久工作的能力。

强型:神经细胞能适应强烈 刺激并持久工作。 弱型:不能适应强烈刺激, 持续工作时间短。

(2)心理过程的平衡性 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 过程的相对关系。

平衡:兴奋 ≈抑制

不平衡:兴奋﹥抑制

兴奋﹤抑制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程度。

灵活型:易于实现转化, 反应速度快。

不灵活:条件反射不易

形成,形成后 不易改变。 1、气质的观察与诊断。

(1)多血质:集爱恨于一身,熔表情、语言于一炉 (2)胆汁质:爱憎分明

(3)粘液质:优柔寡断、不灵活。

(4)抑郁质:老成稳重、看问题一针见血。 气质的量表测量;

(1)气质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类型均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气质与智力无关,也与个人的社会价值无关。 (3)气质与人在实践中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效率有关。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与管理 一、印象的形成

印象——对别人的看法,一般应包括认知对象各方面突出特点的总体看法。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认知过程。 (一)个人偏见:

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刺激形成了不正确的、固定化的认识,称为个人偏见。

(一)首因效应

是指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通过对方外部特征及言谈举止的观察而形成的印象,主要由个体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结合而产生。

作用 第一印象对认知他人起重要作用,形成的印象鲜明深刻,不易改变,对今后的交往也会产生强烈影响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在与熟人交往时,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主要影响。(但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四)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1、刻板印象的形成

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类别化产生一些直接而重要的认知结果: 会放大或过于强调属于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差异。 缩小了属于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的,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的。 2、刻板效应的特点 固定性:印象难以随现实变化而变化,阻碍接受新观点,偏见。 广泛性:性别、职业、种族、年龄、地域 利:刻板效应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能使人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人为了保持刻板印象不发生变化,会进行选择性的注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记忆。 弊: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

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念的偏差; 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它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

三、社会偏见

1、社会偏见就是社会刻板印象 2、如何消除社会偏见

接触假说:偏见的产生源自于相对隔离,因此加强接触便能减少偏见。而接触关键在于方式而非次数。

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将原来圈内群体和圈外群体重新划分到一个更大、更广泛的类别中去,以消除或弱化我他界限。 二、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涵义

——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期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即试图使他人积极看待自己的策略 (1)讨好技术 (2)自我宣传 (3)威慑 (4)恳求 第五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找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一)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

海德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环境,预见他人行为,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因此他非常关心行为的因果关系。他把个体行为的原因归为两种:外归因、内归因 (二)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研究成败归因,认为在海德理论的基础上应增加另外二维归因,即稳定与不稳定两个维度。

当人们预测行为时,稳定与否非常重要,而进行行为评价时,内因或外因更有意义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人们在归因推理时有一个认知构架,环境刺激、时间、他人是它的三个维度。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分为三种:

1、区别性信息:指有关行为是只对某种刺激反应还是对多种刺激也反应; 2、一贯性信息:指对刺激产生的反应在时间上出现的持续性和频率; 3、一致性信息:指被归因者之外的他人是否具有相同行为。 (四)对归因理论的评价

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有助于推断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 3、有助于预测个体可能的学习行为; 4、仅仅归因难以完全符合实际。 二、归因偏差

人们歪曲客观信息、背离正规推断规则而表现出来的特定归因偏爱称之为“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

(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三)自利性归因偏差 (四)忽视一致性信息 (一)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

基本归因偏差产生的原因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由于个体的内在因素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更为突出、更引人注目,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的个人因素,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

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 三、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视角的不同

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导致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有明显的不同。 (二)自我保护价值

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可以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三)文化差异

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将文化内化的过程中逐渐习得了不同的归因方式。 (四)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 (五)社会常模

社会常模被人们视为归因的线索,是成人最常用来推论能力水平的信息。

人们常常根据大多数人能否完成该任务来推断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能力大小。 (六 )他人反应

人们对成败原因的知觉和解释常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如家长、教师、同伴和领导等。 (七)个人成败经历

个人成败经历会成为人们能力归因的重要线索。

心理学绪论

自我调控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调节作用。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二、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方式主要有:(一)自我观察(二)内化(三)社会比较三、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一)生理自我又称物质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二)社会自我(三)心理自我四、自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xi27bklz58u612wq6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