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难点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重点) 2.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重难点)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主张
(1)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2)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诗文写作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和《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1.明末清初为何会出现众多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
提示 经济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和明清易代的激烈的阶级和民族矛盾的冲突;思想上程朱理学的僵化和八股取士的禁锢;外部环境,西学东渐,西风渐入。
2.(教材第19页学习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
提示 李贽的这一认识是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否定,是对“私欲”和个性的客观肯定,表现了他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精神。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三大进步思想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臣平等的评价 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黄宗羲 思想,进而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2)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1)政治上,强烈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指出了“亡国”与“亡天顾炎武 下”的区别。 (2)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1)政治上,主张“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王夫之 (2)哲学上,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①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②政治上,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评价
①他的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思维点拨] 明清之际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他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 3.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指出各自的侧重点。 提示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
思想侧重点 黄宗羲 侧重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顾炎武 侧重于批判空洞、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 王夫之 侧重于批判唯心主义的哲学 4.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主题一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1.李贽的离经叛道
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 史料二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藏书》 [教你读史]
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问题思考] 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1)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2)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黄宗羲的思想
史料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教你读史]
史料中画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顾炎武 [教你读史]
从史料中“明道”“救世”“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问题思考] 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提示 经世致用。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