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给予本身是一种得到
作者:
来源:《商业2.0·豫商》2016年第07期
徐华,一名女性企业家,做了很多年进出口贸易,她是郑州旭日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稳扎稳打,公司一切发展很顺利,很平和。她认为,奉献爱心与企业责任没有太大联系,只想用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包括自己的孩子。
2016年母亲节的前几天,徐华得知爱心活动的消息,精心准备了进口牛奶、果汁和食品。(一个没有妈妈的家庭,四个可爱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父亲有精神病,母亲离婚远走他乡,四个孩子跟奶奶生活在一起,仅仅靠种几亩地和捡破烂为生。)尽管爱人出差在外,母亲住院,也阻止不了她的决心。她毅然带着自己的孩子小雨与她世界俱乐部的母亲们,一同看望没有母亲、生活困苦的四个孩子。到了目的地,六岁的小雨和四个孩子像是好朋友,很快玩到了一起。
看到几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徐华非常难过,她说,看惯了身边的美好,突然近距离接触如此苦难的孩子,无法接受在这个时代,怎么还有孩子如此悲情!父母是孩子的天,保护好孩子的天,是最负责任的事。给孩子和身边孩子更多的爱,是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
有人说,企业家爱心奉献是作秀或者很乏味。站在徐华的角度,她不认为企业家做奉献是乏味的,因为人与人是平等的,都有付出和给予的责任。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同时给予是一种得到,在给予的时候,得到很多,反思很多,也更加珍惜这种给予的机会。
什么是给予?最易产生的一种误解是:给予意味着“舍弃”某物,丧失某物,牺牲某物。凡其人格发展尚未超出获取性、剥夺性或贮藏性阶段的人,只可能如此理解给予。交易性人格乐于给予,但其条件是交换。无所获取的给予相当于上当受骗,这类人多半都拒绝给予。 也有人承认给予是一种富于自我牺牲的德行,给予即道德,因为它意味着担当牺牲。“宁予勿取”这句箴言不过意指:宁可遭受褫夺也不享受快乐。然而,生产性人格的人对给予的理解却迥然不同,给予即潜能的充分体现,正是给予中,我领悟到我的力量。
我的力量、我的能力,对我的盎然生机与活泼能力的体会使我欢乐溢心。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伟大、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给予的获取更令人愉快,这并非因为它即是舍弃、牺牲,而正是因为它敞开了我的活力。
在物质财富方面,给予意味着富裕,真正富有者不是腰缠万贯,而是慷慨解囊的人。不过,给予最重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就爱而言,则这意味着:爱是造爱的能力。
郑州旭日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徐华的带领下,每年都会带着物资去看望孤儿院的孤儿,看到孤儿拿到礼物开心的那一刻,她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用徐华的话来说,爱心奉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去传播正能量,为别人带来快乐,为自己那份真诚感动。徐华做的这一切,不用去督促,用爱造就一切。“做一件这样的事情不难,我承认做一辈子确实很难,但是只要在我条件准许的情况下,我会一辈子都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