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神经科精选:反复发作性言语不利不清、右侧肢体无
力
、
麻
木
3
天
反复发作性言语不利不清、右侧肢体无力、麻木3天医脉通2011-05-04
发表评论(13人参与)
分享病例讨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李小刚病例报告患者:男(右例手),59岁,1951-10-23生主诉:反复发作性言语不利/不清、右侧肢体无力、麻木3天,于2011-1-15晚20:34到我院急诊。现病史: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言语不利/不清、右侧肢体无力、麻木,持续约1小时后缓解;第二天早6点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来院当天17:20又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麻木,到急诊时症状有所缓解,伴前额部胀痛。
急诊查体:Bp173/75mmHg,除右侧肢体轻度针刺觉减退外,余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NIHSS:1分。急诊辅助检查:头CT:示多发腔梗; ECG:窦性心律,T波改变(轻度缺血);
化验:Glu:4.6mmol/L,plt:123×109,Fib:2.84,TNT:阴性,余化验正常。2011-1-15颅脑CT检查(平扫+非创伤) 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密度对称性减低,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侧脑室旁仍见散在点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界清晰,左侧
小脑似见点条状低密度。脑室系统大小及形态未见异常。部分脑沟增宽。脑中线结构居中。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小囊肿。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180/90mmHg;控制在145/75mmHg左右;
糖尿病史14年:目前用胰岛素治疗; 发现脑腔梗6年:无症状。
冠心病5年:因反复发作性胸痛,做过4次冠状动脉造影、4次行动脉内支架植入。
下肢血管B超(2010-4-19):双下肢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符合动脉硬化闭塞症;左侧股浅动脉限局性狭窄;右侧股浅动脉完全闭塞,无血流,股浅动脉下端侧枝循环建立。2010-9-12CT颅脑CT检查(平扫+非创伤) 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密度对称性减低,双侧基地节区,左侧侧脑室旁见小圆形低密度影,部分呈脑脊液密度。脑室系统大小及形态未见异常,脑裂及脑沟未见增宽。脑中线结构居中。左侧乳突板障型。2010-10-26CT(多发腔梗,无特殊改变)病情演变 2011-1-16:
1:00/am:症状好转,言语流利,右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肢体5-级,右痛觉减退。
2:00/am:症状加重,查体:右中枢性面舌瘫,右肢体4级,右痛觉减退,右巴氏征阳性。启动溶栓:家属拒绝。 再次出现症状发作:查体:轻度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痛觉减退,右Babinski’s征(+)。NIHSS:6分。
1小时没完全缓解,启动溶栓程序,家属拒绝,半小时后逐渐缓解。 头MRI分析
定位诊断:根据患者言语不利/不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查体发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轻偏瘫和右半身痛觉减退,定位与左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和脊髓丘脑束,左侧面神经核以上部位,取决于言语障碍的类型:若为失语,则定位与左侧大脑半球、左MCA支配区;若为构音障碍,则定在脑干、椎基底动脉系统。
定性诊断:根据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头CT无新鲜病灶,症状在数小时内完全缓解,考虑为TIA。病因有待进一步检查确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机制(4类)
①流动力学型(血管狭窄或血压下降造成的反复性发作); ②微栓塞型(动脉—动脉栓塞和心源性栓塞); ③血液成分改变; ④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