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1、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1)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 1、古希腊米隆的阿佛洛狄忒(断臂的维纳斯)。

(1)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在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世俗化。优美典雅的女性神话人物大量出现。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爱与美的女神雕像。

(3)躯体富有转折的螺旋上升似的节奏感。表情宁静、温柔、端庄。集中了人间女性的一切美质,达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4)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作品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1、大卫的《马拉之死》:

(1)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肉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

(2)以崇敬的心情表现了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3)构图简洁单纯,人物造型追求纪念碑雕像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马拉的形象。

(4)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是画家一生中意义最大的肖像性历史画。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1)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法西斯疯狂轰炸的悲惨背景。

(3)采用古典的三角形构图,以黑白相间造成强烈对比。大量运用夸张、变形及象征手法,深化了悲剧的主题。

(4)作品似沉默的宣言,宣告了法西斯的罪行,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表达了人民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1、列宾的《伏尔加纤夫》 (1)19世纪下半叶俄国美术在革命民主主义者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强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主流。

(2)以狭长的横幅展现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的形象。

(3)人物性格高度典型化,画面色彩对比强烈。炎热干燥的气候更加重了这组拉纤人物的悲剧性。

(4)反映了深刻的民族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31 / 31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 

(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1、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qd52kfn300kc41ztq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