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交流谐振电路-大学物理实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交流谐振电路

一、 实验简介

由电感、电容组成的电路,通过交流电时,即可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电振荡。由于回路中总存在一定的损耗,因此这种振荡会逐步衰减,形成阻尼振荡。若人为地给电路补充能量,使振荡能持续进行,则可从示波器上观察到回路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谐振曲线,并由此求出回路的品质因数。 二、实验目的

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学习测量谐振曲线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三、 实验原理

在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的LC电路中,若给电容器充电,就可在电路中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振荡。若电路中存在一定的回路电阻,则振荡呈振幅逐步衰减的阻尼振荡。此时若在电路中接入一交变信号源,不断地给电路补充能量,使振荡得以持续进行,形成受迫振动,这时回路中将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交流谐振现象。电路的特性也因串联或并联的形式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结果。本实验研究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不同特性。

在常见的RLC串联电路中,若接入一个输出电压幅度一定,输出频率f连续可调的正弦交流信号源(见图1),则电路的许多参数都将随着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图1 RLC串联谐振电路

1

电路总阻抗

(1)

回路电流

(2)

电流与信号源电压之间的位相差

在以上三个式子中,信号源角频率ω π ,容抗 ,感抗 ω 。?i <0,表示电流位相落后于信号源电压位相;?i>0,则表示电流位相超前。各参数随ω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3)

图2 RLC串联谐振电路中Z,I,?i随ω的变化曲线

2

ω很小时,电路总阻抗Z→ ,??i→π/2,电流的位相超前于信号源电压位相,整个电路呈容性。ω很大时,电路总阻抗Z→ ,??i→- π/2 ,电流位相滞后于信号源电压位相,整个电路呈感性。当容抗等于感抗时,容抗感抗互相抵消,电路总阻抗Z=R,为最小值,而此时回路电流则成为最大值Imax= Vi/R ,位相差?i =0,整个电路呈阻性,这个现象即为谐振现象。发生谐振时的频率f0称为谐振频率,此时的角频率ω0即为谐振角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4) 谐振时,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反映谐振电路的固有性质

(5)

(6) 是电

在交流电一个周期T内,电阻元件损耗能量 , 其中 流有效值。

谐振电路中电感电容储存能量为

其中 , ,

则 , 所以谐振时 ,

结论:

(1) Q值越大,谐振电路储能的效率越高,储存相同能量需要付出的能量耗散越少。Q的这个意义适用于一切谐振系统(机械的,电磁的,光学的等等)。微波谐振腔和光学谐振腔中的Q值都指这个意义。激光中有所谓的“调Q”技术,正是在这中意义下使用“Q值”概念的。

(2) 在谐振时,VR=Vi,所以电感上和电容上的电压达到信号源电压的Q倍,故串联谐振电路又称为电压谐振电路。串连谐振电路的这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测量电

3

抗元件Q值的的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测Q值的仪器是Q表。当一个谐振电路Q值为100时,若电路两端加6v的电压,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将达到600v。在实验中不注意到这一点,就会很危险。

(3) Q值决定了谐振曲线的尖锐程度,或称之为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宽度。见图2,当电流I从最大值 下降到 时,在谐振曲线上对应有两个频率ω

1

和ω2,

Δω=ω2-ω1,即为通频带宽度。显然,Δω越小,曲线的峰就越尖锐,电路的选频性能就越好。

可以证明

(7)

(4) 在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中我们得到,当电阻R较小时电路处于阻尼振荡状态,振幅按照 (?=2L/R)的规律衰减的。振幅衰减的时间常数?代表振幅衰减到初始值??e需要的时间。这个值可用Q来表示。由公式(5)可得:

, 其中T 是振荡周期,上式表明Q值越大,振幅衰减的越慢。

可用上述原理粗略的测量Q值。用示波器把RLC电路的阻尼振荡曲线显示在荧光屏上,Q值的大小即可从各次振荡幅值之比看出。 四、 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用到电阻箱、电容器、电感、低频信号发生器以及双踪示波器。 用示波器观测RLC电路在谐振时的一些特性。在任一时刻,电阻上的电压VR都与回路电流成正比,且两者位相相同,所以可以通过观测VR来了解回路电流i的变化情况。

1) 按照图4所示连接线路,将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RLC串联电路的输入交流信号源,注意保持信号源电压Vi的峰值不变(例如Vi=4 V)。将Vi和VR接入双踪示波器的两个Y轴输入端。注意,为了保持观测信号的稳定,两个信号应接在同一公共地端(D点),电路各元件的参考值如下:R=10Ω,L=20 mH,C=0.5μF。

4

图4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装置

2) 测量I-f曲线,计算Q值

在示波器上先观测Vi、VR二波形。改变Vi的频率f,先定性观察VR的变化,再定量测量VR随f的变化,并测出谐振频率f0 。将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信号分别接到示波器的Y1,Y2输入端,测量谐振时VC及VL的数值。注意,为了较准确地测出谐振频率f0及谐振曲线,应根据VR的变化规律选取测量点,在f0附近应多选几个点测得密些,而在远离f0 处则可测得稀些。 对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如下分析处理:

(1) 作谐振曲线I-f,由曲线测出通频带宽度Δf。

(2) 由公式(4)计算出f0的理论值,并与测得的f0进行比较,求出相对误差。

(3) 用 , , 三种公式计算Q值,并进行比较。(注意

RL为电感的固有电阻值)。 五、 实验仪器 1.电阻箱

(电阻箱的实物照片) (实验中的电阻箱)

5

交流谐振电路-大学物理实验

交流谐振电路一、实验简介由电感、电容组成的电路,通过交流电时,即可产生简谐形式的自由电振荡。由于回路中总存在一定的损耗,因此这种振荡会逐步衰减,形成阻尼振荡。若人为地给电路补充能量,使振荡能持续进行,则可从示波器上观察到回路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谐振曲线,并由此求出回路的品质因数。二、实验目的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学习测量谐振曲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l4c1rpbp9lpyv23wwc1symv1joq10076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