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 杜飞明
【摘 要】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文章从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入手,分析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名称】机械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6 【总页数】3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学校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将走向企业,成为企业员工,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的要求相一致。除了专业技能外,认同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让学生尽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实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氛围,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绿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特色、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属于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
企业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物质层)的企业文化是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形象,即外显部分,为厂貌、厂旗、厂歌、产品形象、员工风貌等。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中的意识形态,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即内隐部分。中层(制度层)的企业文化是介于表层、深层之间的那部分文化,如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深层文化决定和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其他两个层次。而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是深层文化在企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统领校园文化的纲领。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成长,一年年不断地沉淀、积累,最终成形和升华,是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永远保持活力和朝气的无形资产。发展职业教育应精心培育和建设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的主要表现
1.企业员工评价标准与学生自我认知评价标准错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目中认为企业最为看重的方面依次为“职业技能”、“教育背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在招聘录用大学生时,大多数企业把“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放在首要的位置(都在84.2%以上),同时关注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65.8%)、“职业技能”(63.2%)和“团队精神”(60.5%)。显然,学生的认知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想法存在错位。一家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能力高低,而更主要的是考察大学生的人品和综合素质。 2.学习评价标准单一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要求脱节
学校的大部分课程考核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而且评价标准单一。企业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企业重视的以上这些综合素质在课程学习的考评指标中涉及较少。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公司总经理张晓军认为:与专业技能相比,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为技能差一点通过训练培养还可以补救,其它方面要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用人单位不看重求职者的单一技能,更看重综合素质,包括品行、态度、技能等方面,尤以诚信和敬业精神两点最重要。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的主要原因
1.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时间较短,同时缺少与其它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
目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涵都很清楚,但缺少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例如:应当导入哪些企业文化?如何导入以及导入的形式?哪些课程通过何种教学设计达到企业文化导入的目的等。
2.作为校园文化主导的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对学生考核评价采用企业员工标准的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高校到高校,深入企业的时间少。虽然有部分教师来自企业,也接受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但早已被主流的高校文化所淹没。 3.长期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学生终结性评价方式仍是主流
这种评价方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职教育,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这一点在高职教育界已成共识。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多地限于学业成绩,很少涉及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更少提高到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