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字词句段.选择题
1.【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解答】A.不同,塞:[sāi]堵;填。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故“耳塞”的“塞”应读sāi,“要塞”的“塞”应读 sài;
B.不同,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yè]声音受阻而低沉。故“咽喉”的“咽”应读 yān,“悲咽”的“咽”应读 yè;纤:[xiān]细小。[qiàn]拉船用的绳子。故“纤细”的“纤”应读 xiān,“纤夫”的“纤”应读 qiàn; C.相同;
D.不同,横:[héng]跟地面平行的。地理上东西向的。[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故“横肉”的“横”应读 héng,“蛮横”的“横”应读 hèng,载:[zǎi]年。刊登。[zài]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故“千载难逢”的“载”应读 zǎi,“载渴载饥”的“载”应读 zài; 故选:C。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僻静:人迹罕至;安静。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故“辟静”“节然不同”错误。 B.正确。
C.测量:用仪器测定地形、物体位置或温度、速度、功能等物理量。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故“则量”“声泪具下”错误。
D.教授:讲解传授知识、技能。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担心)。 只怕某一事物。故“教受”“惟恐”错误。 故选:B。
6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素不相识的“素”从来的意思。红妆素裹的“素”本色,白色的意思。B.奴颜媚骨的“媚”巴结,讨好。阳光明媚的“媚”是美好,可爱。 C.千锤万凿的“凿”打孔,挖掘的意思。证据确凿的“凿”明确,真实。 D.援笔而就的“援”以手牵引的意思。“援琴而鼓”的“援”用手托着、引着的意思。 故选:D。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4.【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应为“谦虚谨慎”。 故选:D。
【点评】注意积累成语,多听多记多写,熟读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进行运用。
5.【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表达艺术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接着表达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你
7
尽可以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然后是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你尽可以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雅香、黄菊的清爽;最后表达的是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你尽可以品评自娱、深尝把玩。 故选:B。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6.【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竹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墨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赠刘景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首诗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并没有用到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 故选:D。
【点评】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7.【分析】考查了文化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
8
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C、D都是第三人称叙述的。
B.《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笔顺、笔画、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所学完成。
【解答】“饕餮”都是“食”旁,所以根据它们的偏旁,我猜想这个词可能食物有关。“饕餮盛宴”意思可能是丰盛的宴席。 故答案为:
食物 丰盛的宴席。
【点评】部首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
音序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读音→看大写→看读音→看页码→找到字。
9.【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原句是围绕一个词语把句子写具体。仿写时注意。 (2)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把句子写具体。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1)喧闹: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 (2)感觉每片雪花都在笑。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二、日积月累.根据要求填空.
10.【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传统习俗寓意的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
9
完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
【解答】(1)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2)过的吃鱼有富余多财的吉祥寓意。鱼,取自谐音,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3)古代建筑上雕刻着蝙蝠:蝙蝠的“蝠”通“福”,意味“福从天降”。 故答案为:
(1)年年高,希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年年有“余”,有富余多财的吉祥寓意。 (3)意味“福从天降”。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1.【分析】考查了文化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1)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我知道的词牌名有:清平乐、如梦令。
(2)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故答案为:
(1)清平乐 如梦令; (2)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点评】对于书法文学常识的了解,根据平时的课内综合性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三、语言实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