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护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指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1. 改善通气功能。 2. 改善换气功能。 3. 减少呼吸功耗。

二、机械通气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1.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心跳停止。

2. COPD急性发作期、重症哮喘、淹溺等所致的严重通气不足。 3. ARDS、严重肺部感染所致的换气功能障碍。

4. 脑外伤、脑出血、中毒等所致的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

5. 重症肌无力、高位截瘫、多发性神经根炎等所致呼吸功能障碍。 三、机械通气的禁忌证: 无绝对的禁忌证,其相对禁忌证为: 1.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 2. 肺大泡和肺囊肿 3. 严重肺出血 4. 气管-食管瘘 四、呼吸机常用参数 1.潮气量:5-12ml/kg 2.呼吸频率:12-20次/分 3.吸呼比:1﹕1.5-2 4. 吸入氧浓度:<50%

5. 呼气末气道正压 (PEEP ) :3-5cmH2O 五、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1、控制通气(CV)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均由机器决定,用于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 2、辅助通气(AV)

病人呼吸触发呼吸机, 呼吸机提供预定的潮气量, 即呼吸频率由病人决定, 潮气量由呼吸机决定 ,用于自主呼吸好但潮气量不够的病人。 3、辅助控制通气(ACV)

是辅助通气和控制通气两种模式的结合,当患者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或患者吸气努力不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即以预设的潮气量及通气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当患者的吸气能触发呼吸机时,以高于预设频率进行通气,即AV。ACV常作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初始模式,然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 4、同步间断指令呼吸(SIMV )

是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相结合的呼吸模式,机器按每分钟指令的次数和预定的潮气量给病人呼吸, 不足的部分由病人自己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补充,指令部分潮气量和频率由机器决定, 非指令部分潮气量和频率由病人决定,允许病人在两次指令呼吸间自由呼吸。一般在撤机时用。

5、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

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患者完成全部的呼吸功,一般在脱机前使用。

6、压力支持通气 ( PSV )

是患者在自主呼吸的前提下,当患者触发吸气时,呼吸机以预设压力释放出气流,患者每次吸气都能接受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属部分通气支持模式。主要用于撤机过渡。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六、病情观察

1、呼吸功能 观察呼吸节律、呼吸深度、有无呼吸困难、人机对抗等。

2、循环功能 机械通气可使胸腔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尿量减少。

3、意识 若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应考虑呼吸机支持是否得当或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 4、心理护理

(1)焦虑与恐惧 主要由于对机械通气的不了解、沟通交流障碍和撤机等有关。因此机械通气前以及撤机前应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消除患者顾虑。

(2)缺乏安全感 主要原因有担心呼吸机出故障,担心痰液阻塞气道,担心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担心管道脱落等。因此应加强巡视,关心、体贴患者,及时发现患者不适并给与相应处理。 七、人工气道的护理 (1)人工气道的固定

气管插管患者应严密观察导管固定情况,每班记录导管深度,妥善固定,防止导管移位。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面部皮肤。

气管切开患者应妥善固定,松紧度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观察切口处皮肤有无炎性红、肿和分泌物。观察导管固定带与颈项皮肤的接触处有无皮肤损伤。

气管插管的深度:距隆凸2-3cm,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为22+/-2cm,经鼻气管插管深度为27+/-2cm。注意观察气管插管的深度防止脱落和插管过深。 (2)气囊管理

目的:减少对气道壁的压迫,防止粘膜坏死。

方法:推荐使用高容量低张力气囊导管,采用气囊测压表进行注气。不推荐最小容积法或最小漏气技术进行气囊注气。

气囊充气:气囊充气使套管与气管壁间密闭,有利于呼吸机人工正压通气,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道。但气囊充气后压迫气管壁,可造成其损伤,引起炎症、肉芽形成或软骨坏死,致瘢痕狭窄。

气囊放气:新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指征,气囊定期放气是不需要的。主要理论依据:气囊放气后1h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导致肺泡充气不足,危重病人往往不能耐受。以往为了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粘膜引起溃疡坏死,定时对气囊放气-充气,放气每3~4小时1次,间隔时间5~10min,气囊内注入空气3~5ml。 (3)气管内吸痰

目的: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感染发生。

吸痰指征:1.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2.频繁或持续呛咳;3.听诊肺部有痰鸣音;4.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

吸引压力:适宜的负压为150~200mmHg。

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2,每次吸痰时间<15s,3吸痰管直径不应查过导管内经的1/2,。 (4)人工气道湿化

目的:稀释痰液,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感染发生。

注意事项:1.湿化瓶内需加入无菌注射用水,不能加入生理盐水或其他药液 2.理想的气道湿化状态是吸入气体温度达37℃,相对湿度达100% (5)镇静

目的: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减少人机对抗,减少患者氧耗。 适用人群:紧张、焦虑,不配合的患者。 缺点:咳嗽反射减弱。

镇静的程度:不宜镇静过深,以能唤醒为度。 (6)控制呼吸道感染

1.防止误吸 采取正确的卧位。病人保持平卧位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病情许可应给予抬高床头,尤其是鼻饲的病人,鼻饲前应将气囊维持充气状态,抬高床头30~45°以避免误吸。口咽部寄生菌误吸是机械通气病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感染源。

2.加强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3次/天,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有报道,应用通气机24h内88%的吸气管路被来自病人咽部的细菌寄殖,并随某些操作进入下呼吸道,成为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

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吸痰管一次性使用,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湿化器内的无菌注射用水要每天更换保持无菌。呼吸机管路连接的小贮水罐所收集的冷凝水应及时清除,防止进入湿化器或呼吸道中。呼吸机管道应每周更换消毒1次,污染时及时更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减少探视。做好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感染机会。 八、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机械通气使用得当可改善患者氧合,缓解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做功,防止呼吸机疲劳。使用不当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常见并发症包括: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和机械通气本身引起的并发症。

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1.脱管 与导管固定不佳和牵拉等有关,出现脱管应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和供养,必要时重新插管。

2.气管堵塞 由痰栓、异物、导管扭曲、气囊脱出嵌顿导管口、导管远端开口嵌顿于气管隆嵴、脱管等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出现气管堵塞应针对原因及时处理,如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抽出气囊气体、实验性插入吸痰管等。如气道梗阻仍不缓解,应立即拔出气管导管,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3.气道损伤 与插管时机械性损伤、气道内吸痰、气道腐蚀、导管压迫气管和气囊压迫气管黏膜有关,表现为出血、肉芽增生、气管食管瘘等。为避免气道损伤,插管前应选择合适的导管,插管时动作轻柔,带管过程保持导管中立位,合理吸痰,做好气囊护理。

机械通气本身引起的并发症

1.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指机械通气对正常肺组织造成的损伤或使已损伤的肺组织进一步加重,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萎缩伤和生物伤,临场表现为肺间质气肿、皮下气肿、纵膈气肿、心包积气、气胸和肺水肿。

处理:机械通气应避免高潮气量和高平台压,吸气末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以避免气压伤和容积伤,同时设定合适的PEEP,以防止萎缩伤。出现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口咽部分泌物和胃肠道内容物反流误吸密切相关,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急慢性肺部疾病、格拉斯哥评分<9分、长时间机械通气、过度镇静、平卧位等。

预防措施:(1)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2)避免镇静时间过长或程度过深。(3)避免口咽部和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误吸。(4)规范使用呼吸机管路,不同患者间必须更换管路,

长期待机患者定时更换。(5)做好口腔护理。(6)尽早撤机 九、呼吸机的撤离

①撤机指征:

1.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2.氧和指标:PEEP≤5-8cmH2O,FiO2 ≤40%-50%,PH≥7.25;

3.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地低血压; 4.有自主呼吸和较强的咳嗽能力 ②撤机方法:

1.直接撤机:适用于原心肺功能好,支持时间短的患者;

2.呼吸模式过渡:适用于原心肺功能较差,支持时间较长的患者,通过改变呼吸支持模式和参数逐步过渡撤机;

3.间接撤机:在脱机间隙使用氧气管给氧,逐渐延长脱机时间,宜在白天进行。 ③撤机实施:

选择充分休息后的上午进行。撤机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情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不耐受撤机指征并进行相应处理

④不能耐受撤机指征,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恢复通气: 1.呼吸频率>30次/分;

2.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20mmHg,心率增快或减慢超过20次/分; 3. PaO2<60mmHg, PaCO2>55mmHg; 4.出现烦躁、出汗或尿量进行性减少。 ⑤呼吸机依赖:指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支持的实际时间超过根据患者病情所预期的通气支持时间的一种状况,患者至少有一次撤机失败。

⑥撤机失败原因:

1.生理因素:气体交换降低、通气负荷增加、通气需求增加、通气驱动力降低、呼吸机疲劳等

2.心理因素:缺乏动机和信心及精神错乱等 十、呼吸机的维护

1.定期保养 呼吸机没工作1000小时,有工程师进行保养及检测,建立保养及维修档案。

2.使用前检测

(1)电源检测:有无漏电,接触不良。

(2)气密性检测:检查呼吸机回路有无漏气。

(3)设置项目检测:检查呼吸机模式及参数是否准确设置。 (4)报警系统检测:使用模肺检查报警系统性能是否完好。

(5)检测系统检测:检测呼吸机的呼吸频率、气道压力、潮气量等检测项目能否正常显示。

(6)附加功能检测:监测湿化器、雾化器等功能是否完好。 3.使用中维护

(1)管道的气密性:检查呼吸回路有无脱落、漏气。

(2)管道的通畅性:检查呼吸回路有无扭曲、打折、压闭。

(3)主机防水:禁止在主机上放液体瓶、水杯等,防止主机进水影响功能。 (4)防止认为暴力损伤:移动过程中要稳妥用力,防止摔倒。 (5)主机散热:使用中放置主机散热不良而工作异常。

(6)工作状态:观察呼吸机各种设置和监护有无异常;各种连接线有无松脱;保持湿化

瓶内湿化液在正常范围内;观察、处理管道内积水。

4.呼吸机使用后消毒

(1)主机消毒:内部精密电子元件由专业工程师进行专业消毒。外部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2)呼吸回路消毒:包括呼吸机管道、过滤器、湿化器等,根据所用材质可选用浸泡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等方法进行消毒。 十一、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报警项目 气道压下限 常见原因 ①通气回路脱接;②气道导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②通气回路、气管导管曲折;③胸肺顺应性降低;④人机对抗;⑤叹息通气时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对称(压缩泵不工作或氧气压力下降) 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①气道漏气;②机械辅助通气不足③自主呼吸减弱 ①自主呼吸增强;②报警限调节不适当 ①湿化器内液体过少;②体温过高 气源故障(压缩泵或氧气);调整Fio2不当 处理方法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套囊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理 气道压上限 气源报警 对因处理 电源报警 TV或MV低限 对因处理 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增加机械通气量或兴奋呼吸 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调整报警限 TV或MV高限 气道温度过高 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呼吸暂停

适当加蒸馏水;对症对因治疗 对因处理 自主呼吸停止或触发敏感度调节不当 对因处理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护理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指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一、机械通气的目的1.改善通气功能。2.改善换气功能。3.减少呼吸功耗。二、机械通气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心跳停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fmc5g57t1h1yk7phhy1xkfw968dk01aw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