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此次我们实习的工程是综合管廊工程,综合管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
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这将有效改善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电线杆林立、空中管线密布等问题。
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是衡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管廊使用寿命长达100年,大水淹不进,地震震不垮。除此之外,综合管廊还能节约不少土地资源。
图1为综合管廊标准段与地面标高之间的关系,综合管廊项目设置在道路的左侧,在道路下面,为了维护道路的通行。图2就是标准段的标准修建方法,有供热,给水的位置,包括水舱和电力舱。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城市市政地下管线综合体”,即在城市沿道路或管线走廊带建造一个地下连续结构物,将以往直埋的市政管线,例如给水、雨水、污水、供热、电力、通信、燃气、工业等各种管线集中放入其中,并设臵专门的配套系统,按照实际需求组织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就像建在地下的房子一样,是城市地下管线之家,也称“共同沟“。综合管廊底部距离地面平均深度超过5米,有的达到8米甚至更深,其顶部距离地面也有两三米,一般的综合管廊,其管
廊仓高有三四米,宽接近8米,在这个隧道空间中,人和小型机械可以进入廊内作业。相对国外,国内 地下管廊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地下管廊规模较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综合管沟建设开始于192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综合管沟建设规模较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目前在综合管沟的投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后期管理等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系统。成东京都的中心城区,已规划建成200多公里的共同沟,成为世界范围共同沟建设长度最长的城市。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 ——地下管廊发源地,
欧洲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发源于欧洲,在19世纪,法国(1833年)、英国(1861年)、德国(1890年)等就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至今,巴黎市区及郊区的综合管沟总长已超过2000公里。
在地下管廊投融资方面,地下管廊被视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由于其较强的政府财力,其建设费用由政府承担;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晚我国1958年才在北京天安门附近铺设第一条地下管廊,20年之后才有第二条管廊问世,而真正的起步时间是在1994年开发浦东新区时在张杨路修建的全长11.13公里地下管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晚.
在我国,截至2011年底的各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是1990年的8.16倍,地下管线长度巨大,导致地下管线底数不清、分布不明等问题,老城市的问题更加突出,其中最显眼的便是“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
马路拉链:道路建设时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多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开挖。“拉链马路”在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据粗略估算,每挖一平方米城市道路平均花费至少上万元。
空中蜘蛛网:空中各种线缆密布交织成“蜘蛛网”。空中蜘蛛网易被超高车辆刮倒,造成路段附近大片居民区和单位的固定电话、宽带等出现中断,造成生活不便;裸露在在风雨中无保护,常年风吹日晒造成破损、老化、松动,引发交通安全等事故。
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以上的所有的问题,国家政府决定修建管廊工程,在全国的范围进行修建管廊。
我实习的地方是长春净月天泽大路(滨河东街—生态东街)综合管廊工程,本次范围起终点桩号为(K0+000-K2+600),天泽大路管廊位于北侧绿化带下面。
图3是管廊一段图纸的截图,名称为通风口(三),这是通风口的横断面,通风口是管廊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用处,和它的名字一样,用于管廊的通风作用,他的上部结构是在地面上面的,在地面上面1.8m,主体结构与采用C30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6,抗冻等级F200;垫层采用C20素混凝土;
钢筋直径d<8采用HPB300,钢筋直径d>10为HRB400,迎土面保护层取50mm,内部梁,柱取35mm,其余取30mm。贯穿钢筋混凝土的管件,预留孔洞以及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应事先预埋,穿墙管件和预留孔洞,除按设计要求加固外,钢筋应尽量绕过并相应加长。必须截断的钢筋其端部应留有10d直钩以便与加固筋或加固环筋焊接,所有百叶窗内侧均应设置10×10×1钢丝网一道。地面以下2m,构筑物四周500款的中粗砂防冻胀层。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保证地下水位控制在地板以下500mm。
图4为通风口的顶板平面图,两个图应该结合在一起看比较容易看的动结构,图里面可以轻易看出来他有4个舱。通风口有4个,通风口一二三四,人工不作业的时候一般不
会开。人工不作业的时候一般不会开。只有在人工工作的时候才会将其打开通风,管廊原则上不考虑采用空调系统,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排除余热,满足综合管廊工作环境要求。通风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安全性。整条管廊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管廊的温度应控制不超过40℃、氧含量不小于19%、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小时。管廊通风系统应采用沿管廊纵向机械通风方式。管廊的通风系统应结合管廊各个地面出口的具体情况灵活布置。通风系统应为管廊内管线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当发生火灾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