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实验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小灯泡的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1 I2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1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
A.I-U图象的割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电压增大时割线斜率减小,电阻增大,选项A正确;
B.由图象知P点对应的电压为U1,电流为I2,因此小灯泡的电阻为:
U1R=
I2选项B正确;
C.在电路中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I2R,选项C错误;
D.I-U图象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UI表示对应P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2.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2.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并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B.应串联一个3 800 Ω的电阻 C.应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应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把电流表改装成2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串联电阻阻值为: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改装,知道电压表改装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解题.
3.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恒为10 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6V,如果将电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小于4V C.大于4V小于6V 【答案】A 【解析】
B.等于4V D.等于或大于6V
试题分析: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R并1 ?U?6V,4V.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则其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1,
R2?R并1R2 ?U?4V;若将电压表与电阻R2并联,则其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2,根据串联电
R2?R并1阻的电压分配可知,
R并2R并2?R1U<R2R2U<U?4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将
R2?R1R2?R并1小于4V,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问题,是基本的电路电压关系的应用,注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个元件电压之和,并且要注意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电压表对接入电路的影响.
4.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3:1
B.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I?U图象得出两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比等于电阻之反比,并根据功率P?I2R,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详解】
A.根据I?U图象知,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1:R2=1:3, 所以A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 B.根据电阻定律:
UL及电阻定律R??,即可判定. RSLL2R????
SV当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因此是R2的3倍,所以B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
C.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电流比:
I1:I2?1:1
根据公式P?I2R可知:
P1:P2=1:3
所以C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D.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根据公式I?后接于电源上,电流比:
U可知,电流比等于电阻之反比,所以将R1与R2并联RI1:I2?3:1
所以D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
5.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答案】A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Lc=2La=2Lb , Sb=2Sa=2Sc; 设b的电阻Rb=R,由电阻定律R=ρ
L得: SRa=2Rb=2R,Rc=2Ra=4R,Rc:Ra:Rb=4:2:1, 由电路图可知,a、b、c三个电阻串联, 通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由U=IR得: Uc:Ua:Ub=4:2:1, UV3:UV1:UV2=4:2:1,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故A正确,C错误; B、V3的示数是V1的2倍,故B错误; D、V3的示数是V2的4倍,故D错误; 故选A.
6.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如图甲或乙所示,已知电流表的内电阻约为0.2 Ω,电压表的内电阻约为10 kΩ,若被测电阻R的电阻值约为4 Ω,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选用甲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大于电阻的真实 B.选用甲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 C.选用乙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大于电阻的真实值 D.选用乙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 【答案】D 【解析】
RVRx?因为,所以电流表外接法误差相对小点,故采用乙图测量结果更准确点,在乙图RxRA中,电压表测量的是R的准确电压,但由于电压表分流,电流表测量的电流为电压表和R
U可知测量值偏小,D正确. IRVRx?【点睛】应明确: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方法是: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外接RxRA的电流之和,故电流测量偏大,根据Rx?RVRx?法,此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内接法,此时测量值大于真RxRA实值.
7.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确定电压与电流变化,并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运用U﹣I图象含义分析判断. 【详解】
当滑动变阻器在最左端时,灯泡连端电压为0,滑动变阻器逐渐向右移动,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直到正常发光.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升高,电流也在升高,但是,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图像上各点切线斜率应越来越大.故C正确 【考点】
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点睛】
考查闭合电路中动态变化问题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灯泡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8.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
A.4: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用理想电压表测得cd两端为20V得到
B.2:1:1
C.3:2:1
D.以上都不对
山东省济宁实验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