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家罗梭(Fiorentino.Rosso,1495—1540)和普利马蒂乔,对枫丹白露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所采用的半露柱、檐帽及各种花饰和人物浮雕,充分显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特点。
经过罗梭和普利马蒂乔的悉心指导,在枫丹白露宫的工房内培养出一批室内装饰美术家,并形成了以这些装饰美术家为首的枫丹白露派。其中迪赛尔索(1520—1 584)、桑班(1515—1600)成为16世纪后期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室内与家具设计的主力。 迪赛尔索和桑班是法国家具史上首次出现的家具设计家。从迪赛尔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从16世纪中期起,法国已逐渐脱离了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形成了纤细的法国风格。
桑班,以雕刻家、建筑家、设计家而着称于世。其设计家具的特点是采用丘比特、半人半马的怪物与花草、水果等组合在一起。把高浮雕的装饰手法应用到陈列柜、衣柜的设计中,创造出富有生命感的装饰样式。他喜欢用胡桃木代替橡木作为家具材料。以桌子为主,包括橱柜及椅子的腿部设计,都采用优美的连拱形式,并用清晰简捷的古典雕刻题材作为装饰。 (三)聊天椅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上层社会的妇人们流行穿大型裙子出入宫廷。为了不使左右宽大的裙子失去应有风度,产生妇女专用的、坐面前宽后窄、扶手向前扩展的聊天椅)。这种椅子后来流行到荷兰、德国、西班牙、英国。在英国,妇人们嫌扶手有碍施展撑裙的风采,随即摘掉扶手成为靠背椅,从而博得妇人们的喜欢。
另外,随着家庭用桌的小型化,日常用椅也变得形体轻快、实用而方便。但丁椅和萨伏那洛拉椅同样也广为流行。 (四)高架桌
16世纪初期广泛流行意大利风格的脚架式大型桌子,脚部雕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到16世纪后期,流行起能伸缩的餐桌,在桌面的下部左右各藏一块能伸出的面板。 在桌子的设计上除了保留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外,作品中运用了大量高浮雕的人物装饰,底部是旋制腿,这与中世纪粗笨的方木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桌的式样虽然也是来自古罗马风格,但更加注重结构的合理和比例的优美。回转体构件的大量使用不能不说是对古代家具的继承和发扬,它在法国的家具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陈列柜
在法国产生了与意大利的长箱相类似的重要家具——陈列柜,称为多莱索阿鲁(图7—11)。这种家具作为所有者地位的象征,成为细木制作技艺的结晶,其一般形式是上部有两扇或几扇雕刻装饰的门,下部有两个抽屉。整体形式完全仿照建筑物的构成形式,浑厚笨重,可以说完全是一件艺术雕刻品。
另外,从16世纪起还流行一种柜的上楣设计成山墙状的衣柜,称为阿莫鲁。 (六)顶盖床
法国的床仍像中世纪那样,采用以四柱支承顶盖的形式,从顶盖的楣板上吊下厚实的床帷(图7—12)。
大约从亨利二世时代开始,国王从坐在王座上处理重大事物转移到坐在床上处理。这种习俗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现在在法国凡尔赛宫国王的房间里仍陈放着当时使用的四柱床。 四、英国文艺复兴家具
(一)历史背景(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的文艺复兴家具起始于亨利八世(1509—1547)时期,他曾几次去过罗马,领略了文艺复兴盛期的意大利文化特点,并将很多工艺美术带到了英国。这些意大利工匠根据英国家具的特点,大量使用了蔓藤花边装饰等纹样,在刚直的家具腿柱上运用了花瓶形旋木装饰件,下部四腿裸露,椅背出现了背倾角。但是,在亨利八世时期却未摆脱哥特式后期习用的框架嵌板形式和窗头花格、衣褶纹样等哥特式装饰手法。
直到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即位,英国的文艺复兴才算真正进入高潮。当时的英国正逢盛世时期,如在北美东海岸开拓了弗吉尼亚殖民地,从西班牙手中夺到了海上霸权。随工商业发展而产生的富裕的商人及贵族们都纷纷仿效意大利宫殿的豪华装饰,着手进行室内装修。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风格受到了意大利、荷兰及德国文艺复兴式的强烈影响,从而使英国的家具造型艺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英国民族直着坚强刚毅的特点,体现在家具上就是单纯而刚劲的形式。
这个时期采用的材料主要是橡木,故也称之谓“橡木时期”。 (二)球根状装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桌腿、椅腿的中央部有很大的球根状雕刻装饰,围板采用镶嵌装饰,形成豪华的外形。
这种球根型腿装饰法源于荷兰的夫里斯的设计,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家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顶盖床前面两根柱子上的球状装饰和桌子四根腿上的装饰等。
(三)法金盖尔椅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在宫廷的妇人中流行一种称为法金盖尔的裙子,法金盖尔椅由此而得名。
这类椅子,一种是受法国妇人用的聊天椅的影响,坐前面较宽,坐面呈梯形,细长的背板上雕刻着文艺复兴风格的图样。另一种是从荷兰等地传人的无扶手靠背椅,也称法金盖尔椅,用织绵等豪华面料包面,有时再挂上穗子。从伊丽莎白一世末期起,这种包有高档面料的软包椅开始广泛流行。
意大利的但丁椅,在英国略加修改,成为宫廷里的谒见用椅。主要不同点是用红色天鹅绒包面,黄铜泡钉装饰。 (四)加斯特布雷折叠椅
伊丽莎白一世时还流行一种名叫加斯特布雷的折叠椅,因英格兰西部萨墨塞特修道院院长加斯特布雷喜欢此椅而得名。 (五)陈列柜
橱柜类家具在英国文艺复兴式家具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陈列柜是由意大利或法国的陈列柜演变而来,用以陈放瓷 器、餐具、葡萄酒等。
这种陈列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顶板和中搁板的双层陈列架;另一种的上层是柜,下部是陈列柜。起支撑作用的立柱中间都有白兰爪或球根装饰,坝极及中搁板的板边多用象牙镶嵌。这类家具在早期雅各宾时代达到其发展高峰。 (六)顶盖大床
阿尔伯特美术馆由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与夫君阿尔伯特公爵主建,于1852年设置一个专门收集工艺美术品的部门,其中所收集的家具及木制品,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比巴黎的装饰美术馆和美国的波士顿美术馆要好得多。
在这个美术馆内有一个大床,称为VA床。这种橡木制的顶盖大床可同时容纳几个大人休息。用球根装饰的粗壮支柱和拱廊装饰的床头支承着巨大的顶盖。
这种奇特的床常设在当时旅馆的特级房间内,主要供贵族和富翁使用。到了寒冷的冬天,在床的顶盖上再挂上壁毯或天鹅绒作为床帷,这里面就成为一个小卧室。这种床无论从整体结构和细部装饰上都明显地表现出伊丽莎白式的特点。
由于英国民族的刚毅和自信,决定了家具形式的单纯和刚劲、严肃而拘谨。英国这种质朴的家具被移民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们带到美国,由于适合美国殖民时期的艰苦条件,所以
在美国的移民中得到了发展。 五、德国文艺复兴家具 (一)历史背景
在16世纪,德意志统辖着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广阔领土。与意大利接壤的南部德国,较早地接受了初期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可称为德国文艺复兴的正统派。毗邻于哥特式发祥地法国的南部德国和北部德国,哥特式风格的残存时间较长,16世纪末才开始走上正轨。
德国的文艺复兴受到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外国流派的严重影响,在材料、装饰、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普遍喜欢采用栎木等硬阔叶材,这类木材材质较硬,可以采用与石材相似的雕刻方法。由于德国家具的原始基础较差,没有其自己独特的形式,这就使得产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风格完整地在德国得以保存和发扬。
在德国,特别是平原地区表现出对箱柜类家具的偏爱现象。因此,德国家具中柜类家具成就显着,其正面装饰十分精细、华美。相比之下,其他类家具,如桌、椅类等都显得逊色了。
(二)立式橱柜
在德国家具领域,最先设汁文艺复兴式样的是纽伦堡的建筑师、装饰美术家弗洛特尔,他曾远行意大利,对意大利文
艺复兴的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进行研究。在弗洛特尔的设计中,哥特式的尖塔状和波状曲线装饰从橱柜和床的设计中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圆柱、丘比特、叶形装饰等古典题材,尤其是重视用雕刻和嵌木工艺。弗洛特尔的鲜明特点成为当时家具的流行样式。
弗洛特尔通过木版画,为木工及工匠提供了制作线脚、门、壁面、建筑细部所必须的图样资料,可以说这是正规家具制图的前身,使得家具设计和家具制作有了初步的分工。自1580年以后丰富的造型、大量的装饰等形式语言的运用成为一时的风尚。 六、西班牙文艺复兴家具 (一)历史背景
西班牙虽然远离欧洲诸国,但由于它四处侵略,使得各国的艺术风格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建筑风格还是家具样式,几乎都是仿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的混合品。因此,有人称之为“地中海式”,也有“世界博物馆”之称。
在查理一世(在位1516—1556)和菲力二世(在位1556—1 598)时代的西班牙,以宫廷为中心展开了文艺复兴样式的装饰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家具,与同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的家具相比,在装饰细部及造型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能够代表其特色的是穆达伽式和银匠式。 穆达伽原指基督教统治下定居西班牙的回教徒,称为摩尔人。摩尔人家具装饰的主要特点是:用高级硬木、象牙、动物骨头等珍贵材料,加工成精密几何图案的嵌木细工装饰。银匠式是指家具细部的装饰像金银细工那样精巧繁密。
西班牙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很多锻铁作附属装饰件。
总之,西班牙的家具以直线为主要线条,家具形体笨重,有男性感,有时还有点粗野的感觉。但由于充满浓厚的地方情趣,博得了众多人的喜欢。 (二)瓦格诺柜
在西班牙特色的家具中,有一种称为瓦格诺(Vm·gueno)的柜,是一种带有书桌的柜。柜的正面设有翻板,水平放置可作写字台用,翻板里面有很多小抽屉。柜体放在廓柱式的高柜座上。这种柜子给人方正单纯的感觉。 还有一种称为帕派雷拉的柜,翻板打开后放在支承门的架上可以写字,旅行时又可以起到收纳贵重品的作用。为了便于搬运,在两个侧板上还装有坚实的铁把手。内部抽屉的正面
采用黑檀、龟甲、象牙等精巧几何纹样的镶嵌细木装饰。
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风靡了几个世纪,然而由于家具生产还没有具备技术革命的条件,生产发展的水平还不能适应这种改革的要求,它只是经历了一场精神革命,而绝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贵族资产阶级对豪华生活的追求深深地陷入了雕琢繁琐、用材珍贵、形式臃肿的泥坑中,以至以后的200多年始终没有拔出。但文艺复兴家具摆脱了中世纪刻板僵直的形式,打破了宗教的梦幻,开始了自由生活的形式,使家具走上了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从而消除了神的统治地位。因此可以说,文艺复兴是家具史上一个里程碑,是家具史上的光辉一页,是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概述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家具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oque,意指畸形的珍珠,同时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巴洛克艺术是指从16世纪末到i8世纪中叶在西欧流行的艺术风格,最初产生于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风格都为建筑风格的缩形,尽管文艺复兴时期已经以“人性”主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但真正为了生活功能需要而作为设计原则的应首推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家具摒弃了对建筑装饰的直接模仿,舍弃了将家具表面分割成许多小框架的方法以及复杂、华丽的表面装饰,而是将富有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改成重点区分,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彻底摆脱了家具设计一向从属于建筑设计的局面,这是家具设计上的一次飞跃.
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运用多变的曲面及线型,追求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而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版的遗风。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风格是理智的,从严肃端正的表面上强调静止的高雅;而巴洛克艺术风格则是浪漫的,。以秀丽委婉的造型表现出运动中的抒情趣味。
巴洛克家具在表面装饰上,除了精致的雕刻之外,金箔贴面、描金填彩涂漆以及细腻的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以达到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17世纪中期,从中国和日本传人了大漆涂饰、雕漆及贝雕镶嵌艺术,使得家具的表面装饰显得更豪华,以渲染其富丽堂皇。 巴洛克艺术的最早发源地是意大利的罗马,但巴洛克家具风格的形成却是在1620年问,在荷兰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了帷幕,并于1630年直至1640年间在荷兰兴起,紧接着是法、英、德等国家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也都进入了巴洛克时代。特别是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巴洛克家具最负盛名,跃居欧洲各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巴洛克家具风格的典范。其他如英国的雅各宾式、威廉一玛丽式以及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较具影响。 二、意大利巴洛克家具 (一)历史背景
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首先兴起于建筑及室内装饰。1600年,波伦亚的卡拉奇(1557—1602)提出用折衷的方法学习文艺复兴盛期的遗产,从而揭开了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序幕。 意大利巴洛克装饰艺术没能很好地推动本土的家具发展。20年代荷兰借鉴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特点,最早形成了巴洛克家具风格。17世纪后半期,意大利巴洛克式家具主要以威尼斯、热那亚、都灵等城市最为集中。
这些家具都体现了纯熟的技巧和良好的结构形式。特别是精美的雕刻装饰集中在边框和脚架上,与中间的嵌板形成对比效果。宫廷家具的底座和腿脚浑厚而沉重,上面雕刻神话故事中的裸像、狮、鹰等动物及涡形纹样、叶形纹样等图案。 (二)硬石装饰
在意大利家具的装饰技法中,还有一种称为硬石装饰的独特方法。具体作法是用玉髓、玛瑙、琉璃等珍贵的材料构成花鸟、山水、风景等图案,然后再用嵌有这些图案的板装饰家
具。
在17世纪末期,从中国和日本传人了大漆涂饰、雕漆及贝雕镶嵌技术,使得家具的表面装饰显得更加豪华和多姿多彩。 (三)布鲁斯特隆扶手椅( 1684—1695) 布鲁斯特隆不仅是雕刻家,而且还是家具制作家,他将威尼斯巴洛克家具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意大利总统的官邸里,现在仍使用出自布鲁斯特隆之手的花台、椅子等。他的代表作是一件豪华的扶手椅。 这件集中了雕刻家智慧的作品,无沦是从实用角度还是从雕刻艺术的角度来评价都不失其应有的价值。由黑人少年构成
的前腿,支撑着有节子的树枝型扶手;少年的头部和臂部用黑檀木制,刀劈一样有节子的裤子由黄杨木制成;坐板和靠背则用佛罗伦萨的织锦包面;四条腿用盘旋状的弯曲木材构成。 另外,以黑檀木作头、黄杨木作为锁链的黑人像花台,及由地狱狗及九头蛇等组成的装饰台等,也是巴洛克家具的典型代表。但由于雕刻的繁杂,已超出了实用家具的水平,成为一件艺术性极强的雕刻品。 (四)陈列柜(1 700年}
在意大利的巴洛克时代,出自雕刻家和建筑家之手的家具,多于家具工匠制作的家具。建筑家冯塔纳的大型陈列柜,采用罗马柯伦纳宫画廊的壁柱、上媚沟、山墙等巴洛克建筑的外观。精美雕刻集中在边框和儋帽,雕刻图案有天使、鹫、叶形或涡卷形装饰。这些作品,既是家具又是装饰室内的美术品。 三、法国巴洛克家具
(一)历史背景(路易十四世)
1643年法国路易十三世逝世,其长子继位称路易十四世,时年5岁,母后安娜摄政,国家大权由首相巴札然掌握。1661年,时年23岁的路易十四世亲政,历时52年。存此期间法国的专制制度达到鼎盛时期,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文学艺术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661年路易.卜四世亲政以后,决定建造一座大型宫殿,用以在欧洲各国中显示法幽的圈威干¨旧1二的权利。地址就在凡尔赛,在距巴黎西南23 f米处,因此叫儿尔赛宫,
为了经营这样的宵延生活,刨造必要的生活环境,住勒.沃负责建筑没汁,勒·布朗负责室内装饰,勒·诺特尔负责园林设计,并于1662年专门为此设立了戈布兰制作所,负责制作宫廷用的室内装饰品、家具、日常用品、壁毯等。于1663年又单独成立了皇家家具捌作所,并任命路易十四的宫廷画家勒·布朗为领导人。 凡尔赛宫犹如一座舞台,它反映了以路易十四为中心的法国宫廷生活。由于当时非常重视门第和等级,采取什么样的格式才能体现寓廷生活的权威,就成了路易十四时期室内和家具设计的课题。
自路易十四即位后,法国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也进入了巴洛克时期..这种新的装饰风格受路易十四的移植和培育,得到了充分发展,达到了完全:成熟的境地,从而形成了路易十四式风格。 (二)优秀设计师 1.勒·布朗
勒·布朗是法国皇家绘画雌塑学院的创始人,路易十四艺术风格的奠基人,他确定了一整套艺术观点、方法和严密的教学体系,其中有些部分迄今仍为世界各国美术院校所采用,例如首先画石膏像,然后再进行人体写生等。
1660年,在财政大臣柯尔贝尔的推荐下,他就任皇家首席宫廷画家,常年陪伴着路易十四世住在枫丹自露宫,因此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必然是宫延贵族们的生活及爱好。凡尔赛宫所有房间的室内、家具及壁挂的设计,基本都是在勒·布朗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对于形成法
西方家具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