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角度解析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摘 要] 本文以饮食为视角,选取了李安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作为电影文本,探讨了海外华人在离散情境中的饮食文化冲突及通过饮食寻找文化认同感的需求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饮食在海外呈现的后现代特点,说明了饮食文化在离散情境中重要的形塑身份的作用,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变化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海外华人的身份也在文化交融中不断地建构和变化。 ?ぃ酃丶?词] 饮食电影;文化身份/认同;离散
电影自诞生之初,饮食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默片时代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中出现在流水线旁的自动喂食机及《淘金记》中吃皮鞋的场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安•波尔(Anne L.Bower)所说,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会借助食物来表达角色的情绪、个性及文化身份,并且会通过饮食表现民族、宗教、性别及哲学的错综复杂的叙事。[1]
根据史蒂夫•齐默曼(Steve Zimmerman)所著的 《电影中的食物》一书中对饮食电影的定义,[2]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当中的《饮食男女》是一部典型的饮食电影;《喜宴》中也有对饮食场景及仪式的相当表现;在《推手》中,
很多矛盾场面也在餐桌上展现。而李安作为在美华裔导演,文化身份认同成为这三部电影不可回避的议题。本文将从饮食的视角分析这三个电影文本,探讨分析离散情境中的饮食,说明文化冲突、文化身份和文化融合的问题。
文化身份(英文cultural identity,或译作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或个人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身份构成的过程,文化身份由许多文化元素构成,而饮食是文化特征非常强且具体,也是最常见的文化元素之一。饮食可谓是文化的最佳观察点。
法国社会学家费席勒(Claude Fischler)曾说:“食物是我们身份认同感觉的核心。”[3]饮食对身份认同有重要的形塑作用,是族裔特征的物质基础,族裔认同在饮食的展现、再现与诠释中协商调整和构成。正如英语中有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你就会成什么样的人”。食物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内化为族群为人处世的态度,代表着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有许多表现饮食文化冲突的场景,表明在离散情境中,由于和“他者”的文化冲突,身份认同的需求被凸显。台湾辅仁大学的吴佳玲在论文中说,由于人口的流动,以地域作为民族认同的根基逐渐失去了同一性,但是人们仍然保有与其文化根源之间的强烈连接。[4]
这种“强烈连接”,正是文化身份。这种离散和混杂的文化背景下所带来的身份认同问题,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影片《推手》中,朱父初到美国,十分不适应。在餐桌上和洋媳妇也因饮食在餐桌上产生矛盾。朱父在看晓声给他借的录像时,唯独看到影片中华人吃饭的一段,看了许久,流露出思乡的情绪。朱父和陈太太也结缘于一起做饭。在会馆,教烹饪的陈太太因为教室装修,搬到教太极拳的朱父所在的教室。陈太太的一句“我们还有葱油饼和花卷”让朱父感到十分亲切。朱父因为帮学员练推手,弄坏了陈太太的蟹黄包子摊,不得不帮忙一起做饭。一句“北方人嘛,都喜欢做些面食”拉近了两位老人的距离,烹饪的氛围和熟悉的乡音唤起两位老人的共鸣,使得两个同来自北京的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老人聊得非常投机。这种饮食上的认同感使得初到异乡的两位老人十分投缘。
而《饮食男女》中的梁母,由于在美国与当地的生活格格不入,连做饭都不得安心的感觉让她“生不如死”,转而回到台湾。正说明离散情境下身份认同对少数族裔的重要性。
离散的经验造就出混杂的饮食文化,同时也造就出混杂与离散的认同。如片中的陈太太,要教学员们做“左公鸡”这道“中国菜”。实际上这道“中国菜”并非传说的“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