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届河北衡水金卷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化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回答下列问题:

(l) 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__。 (2)“碱浸”时Al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酸溶”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调节pH后所得滤渣主要为____。 (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配制100mL l.0mol/L (NH4)2C2O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 (6)取CoC2O4固体4.41g在空气中加热至300℃,得到钴的氧化物2.41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 (1).

将LiCoO2中的Co(Ⅲ)还原为+2价 (5). LiOH (6). Co2++C2O42-=CoC2O4↓ (7).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8). 3CoC2O4+2O2【解析】 【分析】

铝钴膜主要含有LiCoO2、A1等,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LiCoO2,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Li2SO4、CoSO4,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生成氢氧化锂沉淀从而除去锂离子,最后对滤液用草酸铵洗涤处理,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草酸钴,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锂是3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LiCoO2中Li显+1价,氧元素显-2

的?Co3O4+6CO2

- 6 -

(2). +3 (3). 2Al + 2OH- +2H2O=2AlO2-+ 3H2↑ (4).

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

(2)“碱浸”时Al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 2OH- +2H2O=2AlO2- + 3H2↑; (3)“酸溶”时加入H2O2,可以将LiCoO2中的Co(Ⅲ)还原为+2价,用氨水调节pH,将锂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锂沉淀,所得滤渣主要为LiOH;

(4)“沉钴”中CoSO4与草酸铵反应生成草酸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C2O4=CoC2O4↓; (5)配制100mL l.0mol/L (NH4)2C2O4溶液,需要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2-

4.41g(6)4.41 g CoC2O4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其中含有钴元素的质量

147g/mol=0.03mol×59g/mol=1.77g,因此钴的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2.41g-1.77g=0.64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

0.64g=0.04mol,因此该钴的氧化物为Co3O4,钴元素被氧化,因此反应物中

16g/mol需要氧气参与,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还有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3CoC2O4+2O2

?Co3O4+6CO2。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6),要注意根据钴元素守恒判断出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合钴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和元素守恒判断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

9.苯甲酸乙酯可由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12.2g苯甲酸、25mL乙醇、20mL苯及4mL浓硫酸,摇匀,加入沸石。 ②装上分水器、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接近支管时将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继续蒸馏,蒸出过量的乙醇,至瓶内有白烟(约3h),停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至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CaC12干燥,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210-213℃的馏分,最终通

- 7 -

过蒸馏得到纯净苯甲酸乙酯12.8mL。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 乙醇 乙醚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 (2)步骤①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沸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

目的是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 122 150 46 74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1.27 1.05 0.79 0.73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211-213 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醚 78.5 34.5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 (4)步骤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 。

(5)步骤④中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选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是________%。

【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 冷凝回流,减少反应物乙醇的损失 (3). 作催化剂 (4). 防止暴沸 (5). 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促使酯化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 (6). 除去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 (7). 下口放出 (8). 89.6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原理

项,结合苯甲酸、乙醇、苯甲酸乙酯、乙醚的性质分析解答(1)~(5);

(6)根据实验中使用的苯甲酸的质量和乙醇的体积,计算判断完全反应的物质,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的苯甲酸乙酯的理论产量,最后计算苯甲酸乙酯的产率。

【详解】(1)根据图示,反应装置中分水器上方的仪器是球形冷凝管,乙醇容易挥发,球形冷凝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减少反应物乙醇的损失;

(2) 苯甲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暴沸;

- 8 -

的,联系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的注意事

(3) 苯甲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会生成水,步骤②中使用分水器除水,可以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促使酯化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步骤③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80 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可以与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

(5)根据表格数据,生成的苯甲酸乙酯密度大于水,在分液漏斗中位于下层,分离出苯甲酸乙酯,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6) 12.2g苯甲酸的物质的量=

12.2g=0.1mol,25mL乙醇的质量为

122g/mol19.75g0.79g/cm×25mL=19.75g,物质的量为=0.43mol,根据

46g/mol3

可知,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苯甲酸乙酯0.1mol,质量为

0.1mol×150g/mol=15g,实际上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12.8mL×1.05g/cm=13.44g,苯甲

3

13.44g酸乙酯产率=×100%=89.6%。

15g10.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氨催化氧化法制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NH3(g)+

5 O2(g)4NO(g)+

3 H2O(l) △H1= -292.3kJ/mol 2NO(g)+

1 O2(g)= NO2(g) △H2= -57.1kJ/mol 23NO2(g)+ H2O(l)=2HNO3(aq)+NO(g) △H3= -71.7kJ/mol 回答以下问题:

(1) NH3(g)+2O2(g)=HNO3(aq)+ H2O(l) 的 △H= ___________ kJ/mol。原料气体(NH3、O2)在进入反应装置之前,必须进行脱硫处理。其原因是____。 (2)研究表明2NO(g)+ O2(g)(a)2NO(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2NO2(g)(慢)

N2O2(g)(快) (b)N2O2(g)+ O2(g)

①该反应的速率由b步决定,说明b步反应的活化能比a步的 ___(填“大”或“小”)。 ②在恒容条件下,NO和O2的起始浓度之比为2:1,反应经历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则150℃时,v正___ v逆(填“>”或“<”)。若起始

- 9 -

c(O2)=5.0×10mol/L,则380℃下反应达平衡时c(O2)=____mol/L。

-4

(3) T1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O2 2NO2,实验测得:v正

=v(NO)消耗=2v(O2)消耗=k正c2(NO)·c(O2),v逆=v(NO2)消耗=k逆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容器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填序号)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C. k正、k逆不变 D. 2v正(O2)=v逆(NO2) ②化学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逆的数学关系式K=____。

③温度为T1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若将容器的温度变为T2时,k正=k逆,则T2 ___T1(填“>” “<”或“=”)。

【答案】 (1). -413.8 (2). 含硫化合物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含硫化合物会使催化剂降低或失去催化效果) (3). 大 (4). > (5). 2.5×10-4 (6). BD (7).

k正 (8). 5 (9). > k逆【解析】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计算;含硫化合物会引起催化剂中毒,据此分析解答;

(2)该反应的速率由b步决定,说明b步反应的活化能比较大;根据图像,150℃时,NO的转

- 10 -

2024届河北衡水金卷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化学

回答下列问题:(l)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__。(2)“碱浸”时Al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酸溶”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调节pH后所得滤渣主要为____。(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5)配制100mLl.0mol/L(NH4)2C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7tq8hyvm20sz532alg3gznb0gsy200bo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