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 家
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的患者。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做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做李城。
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我说,你叫李城?! 你确定你叫李城?
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他正在我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这个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他们是搬家公司的, 爱心搬家公司。 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自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有一个傍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那是李城一个礼拜前送来的,我没有吃完,蔫了,一棵已经没有根的青菜居然开出了一串花。我蹲在墙角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生命的顽强绽放使我泪水潸然。 ..李城很喜欢在干完活后倚在门框上问我小说的事。
你写过多少个李城? 李城多大年纪了?
怎么给他取李城这个名字? 可以不把他写死吗? 这篇还有多少字结尾?
这些问题是不必回答的, 很多时候他只是自言自语,之后总是告诉我小说里的李城跟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的,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他的未来呢。
后来,搬家公司倒闭,他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对于这个工作,他很满意,住工棚,可以省下住铁皮屋的租金。
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如果不知道年龄,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 李城说他这些天都在最高的地方干活,风吹得人摇摇晃晃。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城干活的场景,还有他的工友们,像蜘蛛侠似的攀援在高楼的四壁,他们吊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用混凝土一点点地将楼房喂大。楼长高了,结实了,漂亮了,他们也离开了,城里的人蜂拥而至,他们不会想起这座楼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只会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
当我用“摇摇晃晃”这个词语描述李城时,我也曾想过, 李城某一天会不会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摇晃晃飘落下来。不过,我的想法并非完全准确,但相似的是,李城的确从一幢楼上摔下来了。我没有在现场,所以不能准确描述那一时刻。李城形容自己就像小鸟那样飞了起来,他并没有感到害
怕,只是十分想念老家年迈的父母,还有他的傻姐姐。
那些他曾经搬运过的脚手架,救了他一命。从外表看,他几乎完好无损,但体内像经历了一场地震。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只能休息。李城躺在工棚的钢丝床上,似乎很平静,把我带给他的小说读了又读, 甚至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问我正在写的小说里的李城是什么样儿的呢。
两个月后,李城有了新工作,在一家化工厂做门卫,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恐怕连这样的“门卫”都干不了了。没到年底,他回到了小官庄。
按照李城说的路线——下车后沿着一条石子路向西,过一个小桥,再沿着大堤向前走一段路,便是小官庄了。那片他描述过很多次的梨园,应该就在大堤下,还有桃园,柿子园,还有落满松针的松树。然而,这些,我都没看到,大堤上没有树,草皮之下的沙土已经裸露出来,一辆拖拉机正在挖土。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地里的庄稼毫无生机。不少树木被砍伐掉了,树桩还是新的,村庄裸露出来,显得胆怯而瘦弱。
我顿时明白李城向我描述的小官庄, 应该是它曾经的样子,是李城记忆里的模样。
李城特别消瘦,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十分难过,一路上幻想了很多结果,全部破灭。
我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和那个骑自行车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仿佛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还记得那个人总是春风拂面,一脸笑容,他的声音清脆而干净,他喜欢帮我搬书,总是从高高的人字梯上噌地跳下来;他还和我争论小说里的人物,不能接受我将他们写成懦夫;还有,他的乐观让我从丧妻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
那天的阳光很好,一直照到李城床边。屋外特别安静,阳光一点点地移动,爬向我们的身体,仿佛从没感受过的轻柔与温暖。它一点点地攀登上来,向李城的身上移过去,阳光普照着,从不会..对谁吝啬。
我记不请自己后来是怎么离开这间屋子,离开小官庄的,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李城说,他找我……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能帮帮他。我点头,身体向他倾斜,以便能听清他断断续续的声音。李城说,他想……搬家……,希望我能将他搬进小说里,和之前任何一个“李城”的命运都不一样,他希望,在小说里,他有一个……美好未来,当然,还要有他的父母和傻姐姐。
(取材于汤成难同名小说)
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风和日丽:平静温暖,不忧不惧 B. 鸡零狗碎:形容事情零碎细小
C. 潸然:流泪的样子 D. 攀登:抓住某物向上爬 20.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即使没有地址和坐车路线,“我”也自信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侧面体现“我”
对李城感情深厚。
B.城里的人们热衷于买房炒房,没有人会注意到建造楼房的李城和他的工友们,表达了作者对
城里人深深的批判。
C.当我真的来到小官庄时,目力所及的景象与李城跟我描述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不禁引人深
思形成反差的原因。
D.小说聚焦普通农民工的生活,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却在平淡的叙述中自有一
份感人至深的力量。
21. 文中三次写到李城的“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每一次的用意。(6分) 22.结尾为什么说“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4分) 23.题目中的“搬家”,在文中有那些表现?以此为标题,有何妙处?(6分)
24. 小说中的李城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我们所读的名著作品中也有许多身份普通、着墨不
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小人物,下列作品中的小人物与其事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焦大,是《红楼梦》中宁国府的老仆,曾有恩于贾府。他对宁国公后代骄奢淫欲的生活深恶
痛绝,有一次醉酒后大骂他们一场。
B.杨马兵,是《边城》中爷爷的朋友。爷爷死后,他义务担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并向翠翠交
代了一些翠翠之前不明白的事情。
C.金波,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朋友,他爱上美丽的藏族姑娘,并最终决定抛弃一切,
前往青海追寻当年的美好的爱情。
D.小萝卜头,是《红岩》中年龄最小的犯人,经常帮助大人做传递情报的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但已在监狱中关了约八年。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小说中有些场景被提及而未被直接描写出来,读者可以想象。请从下面三个场景中任选一个进行描写。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想象合理。
①在狱中,夏瑜劝红眼睛阿义造反(《药》) ②在栊翠庵,宝玉向妙玉乞求折一枝梅花(《红楼梦》) ③在白公馆,放风时,大雨中,装疯的华子良坚持跑步(《红岩》) (2)请你以桑地亚哥(《老人与海》)、田润叶(《平凡的世界》)、天保(《边城》)中任意
一人的口吻,以“落寞”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符合人物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为了弘扬孝道,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我为父母洗一次脚”的作业,引起广泛议论。请从下列 《论语》两章中择其一,结合该章中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项作业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句意,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 以《中国古代漆器》《明代家具珍赏》《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享誉中外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
也有人说: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
请以“说玩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未来已来”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
语文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
2024.5
一、(24分) 1.(2分) C 2.(4分)
【答案示例】
①巨大的施工难题 ②开创性的工程管理理念 【评分参考】
每条2分;①“严苛的施工环境”,可给1分。
3.(3分)D 4.(3分)D 5.(3分)B 6.(3分)C 7.(2分)B 8.(4分)
【答案示例】
①诸多施工工艺及标准均达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标准”走向世界;②以新的技术范例创造了新的建桥速度,领先世界;③一些特大桥梁设计建设,为国际首例;④ “中国智造”的中国桥走向世界,连通世界,成为响亮的“中国名片”。 【评分参考】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23分)
9.(3分)D 10.(3分)C 11.(3分)D 12.(3分)B 13.(6分)
【答案示例】
①我斋戒后准备的食物非常干净,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饭。 ②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的,(人们)嫉妒(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会流亡在外(或:亡了国)。
【评分参考】①句中“斋”“具”“日中”三个要点各1分,②句中“不肖”“疾”“亡”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错误酌情扣分。 14. (5分)
【答案示例1】
我认为御者的做法错误。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孔子认为臣子不能欺骗君主,若君主有错要敢于当面冒犯。御者明知虢君国破流亡的原因是喜欢谄媚、拒绝谏言,却称之为“大贤”,这是欺骗;其目的是为了自保,这是自私。可见,御者的做法不是正直的臣子所为。 【答案示例2】
我认为御者的做法正确。孔子曾说,“邦无道,免于刑戮”。如果国家(君主)无道,就要保护自己,使自己远离刑戮。御者一开始直言指出“君好谄媚”,引得虢君大怒,此时御者明白虢君已经无药可救,因此假意夸赞虢君是大贤,目的是取得其信任,自己能伺机逃走。御者明白应该放弃执迷不悟的无道之君,保存自己,这是一种智慧。 【评分参考】
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2分,结合《论语》选文中的信息分析2分。 三(18分)
15.(3分)C 16.(3分)A 17.(6分)
【答案示例1】
陈词中作者对春花而有“鹃啼血”的悲伤感,并劝春花不要开在血腥的战场上,而应与好楼台相映,这是美好的风景;又对春风说不要在战场吹动战旗,而应送鲜美的鲥鱼过江,这是惬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沉迷喜爱。 【答案示例2】
陈词中作者由春花、东风想到战场与战旗,认为美好的春花、东风与血腥的战争氛围不协调,而应该与楼台与鲥鱼一起,与美好的风景和生活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沉迷喜爱。 【评分参考】 陈词4分;“厌战”“向往和平”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高诗2分;春风春花“优美”1分,情感“喜爱”1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
【参考答案】
①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评分参考】
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25分)
19.(3分)D 20.(3分)B 21.(6分)
【答案示例】
①第一次见到“瘦精精的他”时,李城虽然瘦,却充满活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②第二次“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间接写出他工作的勤奋辛劳;③第三次“特别消瘦,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一笔写出李城深受病痛折磨的情形,令人同情哀伤。 【评分参考】
三个要点,每点2分。 22.(4分)
【答案示例】
①先是遭遇摔伤,后又得上重病,面对李城的坎坷命运,无力相助,我深感悲伤;②能帮助李城完成他最后的心愿,在小说中让他拥有美好未来,又是我可以努力实现的,因此无比轻松。 【评分参考】
两个要点,每点2分。 23.(6分) 【答案示例】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