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5)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折开后比较,让学生的头脑中知道走斜边最短。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折开后比较,让学生的头脑中知道走斜边最短。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四、反思总结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五、课堂作业 第5、6题。
第三单元:分一分
分一分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 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观察场景图,讨论这些物品分成哪几类?怎么摆放的? 2.依据同一标准分类,分得的结果不能互相包含于交叉。 3.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就不同。 二、交流共享
【学情预判】
1.对于场景图上物体分成哪几类,孩子们估计没问题的,怎么摆放的,估计也没多大问题。
2.对于如果用同一标准分类,估计大部分孩子会,但是如果用不同的标准,估计孩子们会混淆,没有多大的分辨能力。
【后教预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和小画书。如果有时候发现前几天的玩具或者看的小画书找不到了,你们会去厨房找这些东西吗?为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试一试
学校的科学小分队收集了一些树叶,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这些树叶真美呀!你会分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