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为减少项目的建设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在施工中做到:
(1) 为防治堆土面受风蚀影响,堆土需要用防尘网进行覆盖,在主体工程完工
过后,除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防护外,还应该按照规划进行大面积绿化以恢复部分植被。
(2) 应尽可能利用因施工而废弃的土地进行绿化,如临时弃渣场、临时便道、
临时施工场地等,以提高绿化面积。
(3) 土石方的运输、堆放要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譬如采用覆盖形式或洒水;
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不易引起水土流失,且场地使用后应恢复植被。
(4) 在运输材料时要修好便道,不要让材料随意散落,或造成尘土飞扬,尤其
在运输粉砂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时应用袋装或车上加盖篷布。施工机械活动应严格选择行驶线路,行驶线路的选择要在讲求效率的基础上,力求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5) 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施工人员的活动营地应选择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
区,施工竣工后要求施工单位清理驻地、预制场和施工现场,清除建筑垃圾,搬走多余材料及机械,还场地以洁净。
(6) 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
度,以减少对地表的碾压。在施工作业带以外,不准随意砍伐、破坏树木和植被,不乱挖、滥采野生植物。
46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项目概况
国际招商产业园(烟台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项目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主要建设产业孵化基地,配套建设和改造道路 6.38 公里, 桥梁 120 米,周边绿化 11.4 万平方米,实施园区基础配套工程。本次基础配套项目包括长江路西延道路工程、昆明路跨黄金河桥工程、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产业孵化基地、A-45 小区三期等十个项目。其中,昆明路跨黄金河桥工程桥梁总长 120 米,桥宽 46 米,桥梁上跨黄金河,连接昆明路与上海大街。本项目总投资 202124.16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 360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1.78%。
2. 产业政策符合性和规划合理性
(1) 国家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该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 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 3 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第 9 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管网排查、检测及修复与改造工程、非开挖施工与修复技术,供水管网听漏检漏设备、相关技术开发和设备生产”、第 12 条“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第 13 条“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第四十二项“其他服务业”第 13 条“租赁住房建设、运营和管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要求,能够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3) “三线一单”相符性
本项目符合当地生态保护红线要求,不降低项目周边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地的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完善,工农业及生活用电供应充足,水电供应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本项目不超出当地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不属于当地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中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
3.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1)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
二级标准。
47
(2) 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 (3) 地表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 类标准。 (4) 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废气及沥青烟气,会对施工场地周围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采取设置围挡、定时洒水、及时清运弃方、运输车辆密闭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对于燃油废气,通过采取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等污染控制措施后,其影响范围也相应较小;采购经烧制好的沥青,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直接运至工地铺浇,减少沥青烟气的排放浓度。
(2)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无生活污水产生,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不能再被利用的废水经沉淀后,可用于施工场降尘,沉淀物可用于平整场地土方。采取上述措施, 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装载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单体设备的声源声级一般在 80~90dB(A),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一般可达到 70~90dB(A)。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布局、围挡作业等措施后,将施工噪声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且随着施工期结束,噪声影响可以完全消除。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建筑垃圾运送至管理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48
营运期排放的汽车尾气很快可以扩散,且道路旁的绿化带有吸收尾气的作用, 因此汽车尾气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道路两边绿化带可吸收道路扬尘,所以营运期产生的扬尘不会对道路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 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为道路工程,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SS 及少量石油类,经雨水管网收集进入地表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小。
(3) 声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营运期主要是车辆通行产生的行驶噪声及鸣笛声等,经距离衰减、绿化隔声,交通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较小。
(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往来车辆和行人丢弃的垃圾,产生量很小, 定期由环卫人员打扫,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实行无害化处理。
(5) 风险
项目运营后,环境风险主要为危险品泄漏到水体中和危险品泄漏到大气中两种。在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工程、管理措施后,可将风险事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评价总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该项目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认真落实本报告表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是可行的。
三、建议
1、营运期加强对交通噪声的管理,设置减速限行标志,禁止鸣笛标志灯,减少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2、避免夜间施工,以减少施工对周围村庄等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 3、施工期对施工裸露路面进行洒水,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4.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进行建设,不准擅自变更建设项目的地点、性质、规模等。建设项目的地点、性质、规模等发生变化,建设单位应重新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并报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批准。
49
预审意见: 经办人: 公章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经办人: 年 公章 月 日
5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