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案例教学法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从精选案例、把握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展开案例教学中的课堂讨论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探究式学习 案例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性、贴近生活性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案例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何运用好这些案例,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成长的一部分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时代的要求。
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法笔者认为需要从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讨论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进行把握。 一、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一)案例的选择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案例,教师可以充分的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可以精选一些有地区特色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正确方向。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社会的阴暗面和消极腐败现象,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确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案例鼓励学生。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既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紧扣课文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体现思想品德课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3.与时俱进。引用的案例不应全是陈年旧事,应紧跟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4.注重趣味性。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结合美国著名影片《小鬼当家》中小主人公的维权行为来分析讲述,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注重精确性。引用案例应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此案引自何处,做到真实可信,现实感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让他们真正接受,反之,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则会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6.具有本土特色。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维护人格尊严权,可以列举同学们身边的事情,“起绰号”、“骂人”等现象;学习保护隐私权时,可以列举“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常见现象。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维护正义的内容中,教材选取的是任长霞的案例,教师上课时可结合孟祥斌在浙江金华舍身救人的事迹讨论、分析。 (二)案例的设计
选好案例后,教师应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案例
1.案例的语言要精练简洁、有针对性。对案例描述的角度与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语言表述要简单明了。
2.问题的设计要难度适宜,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同一材料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难度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问题设计还要针对性强、指向明确,否则学生将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3.问题的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问题的设计要多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般来讲,思想品德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分为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
1.呈现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将事先印制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当堂叙述案例,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教师再提出问题和教学要求。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介绍近几年我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
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这一设疑导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也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案例,浏览教材,深入思考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3.集体交流,讨论案例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此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第二,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辩证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特别要启发引导不爱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第四,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4.总结评述,深化案例
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另外,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方法论教育。
三、案例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方法
案例课堂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有所不同,它是师生通过案例去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某一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掌握。因此,案例课堂讨论的制约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课堂讨论的开局
如上所言,课堂讨论的开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先由教师对案例课堂提出几点纪律方面的要求,做好“导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