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的实际,是否适合语文学科性质的实际,是否符合师生的实际,还是值得深思,许多老师对新课标提出了不少的积极建议,精神可嘉,说明“新课标”还确有修改的必要。
其次,唯物辩证法是语文教育研究的认识论
所谓唯物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而不是从个人主观忆想出发;一切结论不是来源于开头,而是来源于调查研究的结尾。至于辩证法,就是要辩正地对待一切,正确对待和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地解决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从叶圣陶的论述中,概括出辩证法的若干方面。
一元论
所谓一元论,这是一种认识论;与之相对立的是“二元论”,即把原本不能分开的事物,机械的分割开来认识。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方法。在语文教育研究和改革之中,两种对立的认识方法较为普遍的存在,所以叶圣陶指出:“咱们决不能作二元论的想法,一方面内容,一方面形式。咱们只能作一元论的想法,内容寄托在形式里头,形式怎么样也就是内容怎么样。(17-487)“就写作而言,只要内容好,语言好不好没有关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内容跟形式是分不开的,哪有形式上乱七八糟的好内容呢反过来说,有了好的内容,必须用好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17-79)
主次论
在语文教育研究方面,到底是教育内容重要还是教育方法重要。当然二者不能绝然分开。但是就一般教学的目标而言,对于内容的研究应该为主。语文教学,首先必须弄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的方法,而不是相反。而目前的倾向是大讲方法的改革,而不大讲内容的研究。在叶圣陶看来,教学方法固然重
要,但是熟悉教材尤其重要。他指出:“熟习某一门学科,可是不擅长教学方法,未必能教好某一门学科。不过要认清主次,一定要熟习了内容,才说得上教学方法;熟习内容还没有做到,空谈教学方法有什么用”(11-222)方法与内容孰重孰轻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已经解决了的。从实践来看,老师个人花在熟习教材的时间和工夫并不多,从群体研究来看,不管是教研组内的集体备课,还是对公开课的评价,着眼于内容的并不多。因此目前的教育研究有点儿本末倒置。其实,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永远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我们说许多教师语文课所以上得好,关键在于教者对教材理解得深刻、正确,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种内容的创造性理解,决定了与之相适合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自然好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老师对所教的内容毫无理解,而能上好课的。事实说明,适合内容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统一论
统一论与一元论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种角度。“一元论”是观察问题的方法,而“统一论”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叶氏强调辩证“统一论”,所指较为宽泛,例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字、语言、思想的统一,目的与方法的统一,文与道的统一,而现在新课标的一些说法还是值得商榷的: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只讲互动,不讲预习;只讲综合体验,不讲具体分析;只讲发展,不讲训练;只讲创新,不讲启发;强调自主探究,不讲启发诱导等等,大有因噎废食,因人废言之嫌。从分析来说,恩格斯早就强调指出,离开了分析就没有综合,离开了综合也就没有分析,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就没有他的另一方面。只不过是什么时候运用而已。没有一定的分析,怎么能达到整体感悟体验呢又如,“文道统一”既是创作原则,又是教育原则。它们都是以哲学“一元论”
为依据的。内容与形式,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不能分割的,是互相依存的:“文”离不开“道”,“道”也离不开“文”。
其实,对于辩证统一的原理问题马克思早就解决了的。他认为,事物具有内在统一性,有这样的两句格言:“‘是’同时成为‘是’与‘否’,‘否’同时成为‘否’与‘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2页)所谓“同时成为”就是同时包含,同时共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外部对立的矛盾双方,“是”一方内部的二重性就是“是”与“否”,“否”一方内部的二重性就是“否”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系难道不正是这样吗
多样性
叶圣陶提倡教法的多样性,他说:“方法问题总不宜‘定于一’。我不敢说斯霞的经验是唯一的好经验,更不敢鼓吹大家非照她的办不可。因为研究和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别位老师取径不同,却能取得跟斯霞老师同样好的经验,我相信不在少数。这是一。其二呢无论别人的经验多么好,总该领略它的精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是生搬硬套,学习好经验可能得到坏结果。”(17-351)其三,每一位真诚的有经验的老师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独到的本领。……凡属参考学习的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变通,进而创造出自己的路子来。不顾实际,照办别人的作法,效果往往不怎么好。”(17-406)确实,教法是由目标、教材、对象、教者的知识、个性以及教学环境决定的,这些要素千差万别,方法就必然千变万化。如果教法“定于一”了,既没有了针对性、也就没有了创造,没有了发展,没有了个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方法。
融通性
这是对待资料的辨证原则。叶圣陶说:“对于古代伟大的思想的研究,‘食而化之’是可以的,‘酌而采之’是可以的,研究某说即我信某说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就把你的进程阻挡住了。在现代的时代,要研究哲学、教育、心理等科,应当从现代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入手;古代的呢,都只给我们做参证的材料;这才会有永远进展的希望。这是说融通的性习的必要。”(17-441)研究什么就信从什么是要不得的,信从必须是在研究得出结论之后,而不是在先。研究过程中的任何资料,都可以拿来作为参考的证据,但是,不能盲目信从,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因人废言;不能认为要对一切都对,要错一切都错。这种形而上学的态度在于对待不同的意见缺乏应有的分析,对利弊得失一概不甚分明,而盲目作出结论。既不能“食而化之”又不能“酌而取之”。这为学术研究之所忌。
全面性
全面性,就是对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问题,“应该考虑教育的各个方面,除了积极方面应当如何如何,还得从消极方面想到不该如何如何。”(17-385)研究问题一定要两面考虑,积极与消极,正面与反面,经验与教训,传统与现代,正途与误区,等等,这也是研究中的辨证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决不是研究者应有的态度。“任何事情,遗其本旨,流于形式,均属不好。”(《答教师的100封信》34页)
第三,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独立与协作的结合 1、独立研究为主
就一门课的教学而言,教学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上好一门课,就得靠任课者自己的努力。叶圣陶一直强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靠自己,“要自己解放自己”,
研究和改革必须老师自觉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早在1919年叶圣陶就说:“教育事业原是教师做的,教师不能只等旁人来“觉我”,要靠自己觉悟。“自觉”和“外铄”,在旁人看来似乎没有区别,在实际精神上却大异其趣。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的,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我是个小学教师,所以我要自觉!我希望小学教育收到真实的功效,所以要请许多小学教师一同“自觉”。(《11-21)
教师需要真正的修养,需要丰富的知识,全面的能力,这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要靠自己艰苦的历练,认真的学习。有的知识,即使大学里学过了,也未必真正学到手。例如,做教师需要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以及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与研究实践中,既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又不能发挥其解释作用。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补课。今天的教师应该研求深广,否则只是侈谈教育研究而已。叶圣陶认为:“任何知识都是这样的,仅仅浮在面上,猎涉一点儿概要,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越是往深里往广里去研求,越是容易豁然贯通,化为有用的经验。”(11-70)这里使我想到有的教育家所说的,抄十年教案,成不了一个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您抄的人家的思考,是人家的东西,自己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融会贯通,不是自己的积累,没有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没有成为自己的血肉。
2、协作研究不能少
叶氏的协作研究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集体研究。早在1919年叶氏才从教四五年,他就意识到:“但欲期一事之进于优善,尤贵多人之共同讨究。……深望教育界诸君子审查一过,或将此种理论试验而评其成绩。于此或为赞许,或加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