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建设方案
2013年3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背景 1.职业岗位目标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机电行业,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通用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电梯等设备的应用、维修、设计改造与管理等岗位。
该专业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在掌握常规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技术基础上,重点突出数控机床维修和电梯维修与管理行业,“工学结合”,学习并参与到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去。
2.专业来源
我院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原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2011年开设)的一个专业方向,中职原有电梯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维修(3+2),这些专业已连续开设多年,本专业高职正式开设于2012年,首次招生50人。
机电是我校的特色,数控、模具、电子电器等专业主要培养零部件加工方面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侧重于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应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是来解决其维修与管理需要的。这些专业可以形成专业链,同属机电专业群。本专业是我校专业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院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基础建设、师资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园内引进的数家机电类企业、以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实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实习实训条件
该专业目前拥有的实验实训场所有:
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焊接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控制实训室、PLC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气动实训室、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数控维修仿真实训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电梯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余个,教学工厂4个,目前正在建设的数控机床维修服务中心又成为该专业学生重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另外,我系还与德远电梯等多家校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进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
(三)师资队伍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师德高尚、配合协调、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学队伍。共有专业教师22人 ,高级职称教师7人 ,中级职称10人 ,学术技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6人 ,硕士研究生13人,有企业生产实践
经验的教师9人 ,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 ,另外,还有外聘本专业的大师、专家、能工巧匠10余人作为兼职教师 。
(四)教育教学改革
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参与了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课程技能化”多项教学改革,已主编、参编出版中职教材几十部,有十几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教师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多项。
二、专业建设目标与内容
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在产业发展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目标要求,坚持专业服务于产业,实施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开发特色教材,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扩大招生规模。通过2~3年的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省级特色专业。 (一)招生与就业
到2015年,本专业计划达到招生报到200人,毕业率99%以上,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社会评价高。 (二) 人才培养目标
80%以上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具有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自动控制的能力,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8%;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高;学生参加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达到75%以上。具有较强的创新学习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
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开展有成效,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及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强,在各种技能竞赛中均有获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校企对接,通过学校的“自办企业、合办企业、引企入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订单培养、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等与更多行业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专业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担、教材校企共编、资源校企共享”;在深化工学结合开展“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