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变电所停送电制度
一、机电维修工检修需设备停电时,要办理工作票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二、工作票应在工作前提交给值班电工。
三、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矿停送电联系人签发;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以书面形式公布。
四、一般应严格按照工作票上的工作时间进行,不得随意延长工作时间。
五、事故抢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簿,在工作前必须做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志牌和装设防护栏,并应指派专人负责监护。
六、停电维修工作完毕后,用电主队停送电联系人(工作负责人)应检查现场技术安全措施是否全部撤销,经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后,方可恢复送电。
七、停送电前后都得提前向生产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
设备点巡检制度
一、各队(组)对所属的巡检设备实行“三级”“五定”巡检制度,“三级”即操作工、维修工、管理人员, “五定”即定点、定人、定方案、定标准、定巡检周期。
二、各队(组)应根据设备、人员状况制定本队(组)所属设备的点巡检标准。
三、各级巡检人员应根据所制定的点巡检标准对各巡检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
四、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发现事故和缺陷隐患,应逐级汇报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包机人员必须每日对配电设备进行一次巡回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1)各种指示仪表是否正确无误。
(2)各种开关柜的指示电压电流是否稳定正常。 (3)操作机构是否和设备状态一致。 (4)电缆有无发热现象。
(5)继电保护装置有无动作等。
(6)接地保护是否完整齐全,接触良好。 (7)漏电保护是否完好,动作灵敏可靠。
六、设备巡检纪录应妥善保管,每月底将各种巡检记录交设备队长检查后,由设备管理员汇总核查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七、各队(组)应根据内部情况制定对班组及巡检人员检查、管理、考核办法,队长、设备队长及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所管辖范围巡检工作的管理,随时检查所管辖范围人员的巡检情况;
八、本队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所管辖设备进行周检和月检,并做好记录;
九、点巡检要求每日进行一次巡检,维修工每日进行一次巡检,技术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检,同时要做好记录并本人签字。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一、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包机人员必须全部了解设备正常状况,加强对设备缺陷的处理和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三、设备缺陷记录填入缺陷卡片,即时汇报负责部门。设备缺陷应有专人管理,要有当班主值班人员核实。
四、运行中发现缺陷,主值班(班长)应组织当班人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入运行记录。
五、一切设备缺陷在未消除前,值班人员要加强巡视检查。 六、设备缺陷分类:
1、运行缺陷是指在运行中异常现象对人身和设备影响不大,在短时间内仍然运行,不会发生事故,可以安排设备缺陷检修计划。
2、事故缺陷是指在运行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人身触电和设备事故,必须将缺陷设备立即停止运行。
3、一般缺陷是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的缺陷。 七、包机人员每月要检查一次设备缺陷的消除情况并将消除其缺陷级遗留的缺陷填写缺陷月报。
八、运行中缺陷必须在班组长组织下予以消除,如不能处理又影响安全生产,应迅速报告组长及队长,请示处理。
九、对已消除的缺陷项目,应由消除缺陷班组在《设备缺陷登记簿》上填明处理情况并签字。
十、发现变电所外的用户设备缺陷将影响所内电气设备缺陷运行,应立即报告组长及队长,请示处理。
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1. 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1)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2. 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3)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3.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2)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 加快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1)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
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全面构建长效机制。
(1)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公共安全无处不在。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
6.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1)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
井下采区变电所各项规章制度(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