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2.劝百讽一:语出扬雄《法言》。“劝”是鼓励、提倡之意,“讽”是讽谏。“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所占比例的悬殊。杨雄认为汉
赋应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篇幅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仅在结尾处流露一点讽谕之意,甚至适得其反,助长奢侈心理。“劝百讽一”之说虽是出于批评之意,却从本质上揭示了汉大赋的整体特征。
3.七体: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起发太子”,全篇韵散结合,辞藻繁复,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具备了汉代文体赋的基本特征。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模拟。 4.互见法:本指司马迁所创作的一种述史方法。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5. 玄言诗: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6.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8),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7.竹林七贤: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子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8. 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钟嵘《诗品》中写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 “左思风力”。 9.永明体的概念 随着声律理论的兴起,在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了一种新诗体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它是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一种过渡。“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沈约、谢眺和王融等。 10.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11. 春秋笔法 《春秋》的语言简练、准确,用词谨严。《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春秋》的语言简洁而谨严,同时它的含意又极为富赡,作者的思想倾向皆蕴含其中 。这种“一字见义”“一字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称其为“春秋笔法”。 12.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
心”。
13.三表法:墨子的三表法是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14.“楚辞”: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所谓“楚辞”,其本义即指楚地的歌
辞。它“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翼骚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以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统题为《楚辞》,于是《楚辞》又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流传于世。
15.变风变雅:原出自《诗 \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16.诗序即毛诗序。 汉代人为《诗经》所作的序,著名的诗歌理论,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
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 17. 诗大序:《毛诗》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句开始,概论全经的大段文
字为“大序”。大序阐述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堪称先秦儒家诗论的系统总结。它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和诗与音乐、舞蹈的关系,明确揭示了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把《诗经》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概括为“六义”说,特别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些思想对古代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18. 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19. 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20《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21.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2.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23.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风骨”一词,刘勰最先提出并给以正面阐述,见所谓“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而“骨”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洁、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上的上述特征。 24.
太康体 :太康,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公元280-289年)。太康作家,傅玄而外,三张、二陆、两潘、一
左(钟嵘《诗品序》)为其代表。其中,陆机、潘岳最负盛名,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二十四友”: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诸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25.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教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26.显学: “显学”之名始见于《韩非子》,它不仅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
27.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28. 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
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29.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30. 宫体诗 “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体 的题材不外乎咏物和描写女性;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比较柔靡缓弱。
31.悼亡诗: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 32.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朱子语
类》)
33.采诗说:《诗经》采集的方式,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才是,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34.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
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
35. 美刺教化: 中国古代关于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说法。“美”即歌颂,“刺”即讽刺。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认识到
诗歌美刺的功能。
36.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37. 发愤著书: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提出“发愤著书”说。《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38.五蠹:选自《韩非子》一书,是韩非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文共十七小节,洋洋洒洒七千余言,蔚为大观。所谓“五蠹”,是指当时的“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国君左右亲近的人)、“商工之民”五种有害于国家的社会蠹虫。这篇文章依据古今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用充足的论据阐明了法治的合理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严厉斥责了那些不利于法治的“五蠹之民”,并提出了养耕战之士的主张。
39.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及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败,原来神圣不可动摇的天——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身份,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现实已动摇了人们对于神圣天道的崇拜。另一方面,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突出人的地位。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观点,强调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天”的地位已开始动摇。与此同时,从君主到一些大臣对“民”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认识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40.周诰殷盘:”指《尚书》中的《周书》和《商书>,佶屈聱牙:曲折,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其意思是为了说明一些文章读起来拗口,从而证明读书应先选择对自己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