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57.1-2019 无公害太平洋牡蛎 第1部分苗种繁殖技术规范
DB33/457-2003《无公害太平洋牡蛎》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成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产品质量
本部分为DB33/457-2003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乐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雪良、林志华、谢起浪、吴洪喜、章纪勇、牟哲松。
无公害太平洋牡蛎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亲贝培育、采卵与受精、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商品苗种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及中间培育技术,其它种类牡蛎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壳高
壳顶至腹缘的最大距离。 3.2
壳肉比
软体部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3.3
规格合格率
达到规格的个体数量占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3.4
数量合格率
数量达到要求的样本占总样本的百分比。 3.5
伤残死亡率
壳残缺破碎和死亡苗种数量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 3.6
变态
幼虫面盘消失,从浮游生活转变为固着生活的稚贝的生物学过程。 4 亲贝培育
4.1 亲贝选择
可选用原产地自然种群的成贝,也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贝。 4.1.1规格
体重≥40g,或壳高≥8cm。 4.1.2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1要求。 表1亲贝的感官要求
项目 形态 壳面 健康状况 完整、洁净,附着物少。 贝壳开闭有力;生殖腺厚实、肥大。 要求 符合贝类分类学中有关太平洋牡蛎的描述,外套膜边缘黑色或近黑色。 4.1.3规格合格率和壳肉比 规格合格率和壳肉比应符合表2要求。
表2亲贝规格合格率和鲜出肉率 项目 规格合格率 % 壳肉比 % 4.2 培育 4.2.1培育池
22
20m~40m左右室内水池,水深1.2m~1.5m。 4.2.2水环境条件
--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培育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
--春季从亲贝生境水温逐步升至18℃~22℃左右,秋季按自然水温。 --盐度20~30。
--光照500lx~1000lx。 4.2.3培育密度
每立方米水体80个~120个。 4.2.4日常管理 4.2.4.1投饵
要求 ≥95 ≥16
投喂金藻、硅藻等单胞藻或酵母粉、淀粉、藻粉等代用饵料;日投饵量为单胞藻饵料浓度20×10
4
颗/毫升~30×10颗/毫升〔以金藻为例〕。 4.2.4.2换水
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0%,临近采卵前每次换50%。 4.2.4.3倒池
隔天倒池清洗一次,临近采卵前不倒池。 4.2.4.4吸底
前期不吸底,停止倒池后每天吸污一次。 4.2.4.5升温
春季每天升温小于1℃,至18℃~22℃。 4.2.4.6充气
前期中量充气,后期微量充气。 4.2.4.7药物使用
符合NY5071的规定。 5采卵与受精
5.1解剖授精 5.1.1工具准备
牡蛎开壳器,解剖刀,手术剪,载玻片,玻璃或塑料容器,海水洗瓶等。 5.1.2亲贝及工具消毒处理
用10mg/L高锰酸钾溶液或用淡水浸泡10min,用砂滤海水冲洗。 5.1.3开壳
用牡蛎开壳器开壳。 5.1.4鉴别雌雄
取少量性腺物质,涂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呈颗粒状散开的为雌贝,烟雾状散开的为雄贝。 5.1.5采卵
用解剖刀刮取卵巢盛放于容器中,搅碎;用200目筛绢网过滤后,使之呈细胞悬液状。 5.1.6泡卵
77
用清洁海水稀释卵细胞的密度至4×10颗/升~8×10颗/升,泡卵40min~60min。 5.1.7卵的计数
定量取样,计数。 5.1.8授精
按雌贝数量的10%挑取雄贝,按本部分5.1.5方法取精液;加入卵细胞液中,搅拌3min~5min。 5.2自然排放
将亲贝混合挂于池水中让其自行排放精卵,自然受精。达到所需卵细胞密度后,移走亲贝。 6孵化
卵细胞受精后,移入孵化池中孵化。自然排放采取原池孵化。 6.1孵化池
22
20m~40m水池,水深1m~1.5m。 6.2密度
30颗/毫升~50颗/毫升。 6.3水环境条件
-水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孵化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 -水温22℃~2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