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设计说爱之情。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明 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2.整理学过的古诗。(学生) 备 3.1张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2课时 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教师指导 节 一、复习1.教师引导学生回1.学生展示平时积累1.我会背的古诗有:引入,揭忆学过的古诗,指的古诗。 题,释题名背诵。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用时:52.揭题,释题。思2.自由发言,互相补2.《池上》的作者是分钟) 考:“池上”是什充。 么意思?

( ),他是( )朝

预设:“池上”就是人。

3.引导学生交流白荷花池塘里。 居易的资料。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

4.出示课文插图投白居易的资料。 影,引导学生说出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图画大意。

表达,说清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教师配

1.倾听教师范读,听

乐范读。

准字音和节奏。

2.出示学习要求:

2.按照自读要求学

二、初读“自学三读法”:

习:出声读,借助拼

感知,自一读,读准、读通

音,读准字音;默读,学存疑(用时:

课文;二读,画出

圈画生字,识记字形;生字,记住字形;

轻声读,画出不理解

10分钟) 三读,读懂句子,

的词语、句子。

学会提问。

3.朗读古诗,读准字

3.指名朗读古诗,

音和节奏。

针对字音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浮萍一道开。 不解藏踪迹, 偷采白莲回。 小娃撑小艇,

池上

画出节奏。

3.我能读古诗并用“/”

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要求

1.学生自由读古诗,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交流。相机点拨学

小组内交流、自学。

生自学中发现的疑

三、再读难问题。

感悟,识2.汇报交流。

2.与老师交流、探讨

字解意(用时:

(1)引导学生自读

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每句诗,结合画面,(1)在教师指导下交

14分钟) 小组交流讨论诗

流诗意。

意,教师随机进行

点拨。

(2)在教师指导下多

(2)相机指导学生

种方法识记生字。

学习“浮、迹、萍、踪”四个生字。 (3)重点指导学生

(3)交流思辨中理解: 5.我会选。

4.我能给生字找家。(连一连)

理解体会:①“偷”①一个“偷”字生动(1)本诗中最能表现小孩字的精妙。

形象地写出了小娃的儿调皮的是“______”字。 天真、可爱。

A.撑 B.偷

②“不解藏踪迹”②“不解藏踪迹”一C.采 一句的传神。

句写尽了小娃顽皮、(2)诗中最传神的一句是

“______”,写尽了小娃

3.教师范读,引导纯真的情态。

学生想象诗歌所描3.听教师范读,想象顽皮、纯真的情态。

绘的画面。 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A.偷采白莲回

B.不解藏踪迹

1.自己练习读——汇报读——评读——练

1.指导朗读。

读。

四、品读

2.指导有感情地背

古诗,熟

诵古诗。

读成诵

3.引导学生讨论:

(用时:5

借助插图,把古诗

分钟)

改编成一个小故

和想法。

事。

(2)抓住画面展开想象。

1.课件出示“首、1.请学生先自由观采”两个字,请学察,然后全班交流。 生认真观察生字每2.学生认真观察每笔

五、指导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的行笔方法,伸出食书写(用

置及占格情况。

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2.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6.我能读古诗编故事。

3.交流创编古诗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1)补充小娃的心情

______

时:6分2.教师范写“首”。 3.学生描红,独立仿钟)

3.教师巡视,个别写一个“首”。 指导。

4.说说你觉得这个字

4.引导学生集体评写得怎么样,哪里值价书写情况。

得你学习。

5.组织学生二次练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写。 况,练习再写3个7.我能把字写漂亮。 “首”,争取做到比6.指导“采”的写刚才写得还要好。 法。 6.练习写“采”。 第二课时 教学环教师指导 节 1.复习巩固:教师1.齐背古诗《池上》。 引导背诵古诗《池 上》。 2.欣赏图片,产生学一、创设2.出示美丽的大自诗的兴趣。 情境,导然的图片,引出课 入新课文题目。 3.齐读课文题目。知(用时:43.板书课文题目并道“小池”就是小池分钟) 引导学生理解题塘,这里指小荷花池。 目。 4.了解作者生平和古4.引导学生简单介诗创作背景。 绍作者,教师补充。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8.我会填。 (1)“小池”的意思是( ),这里指( )。 (2)《小池》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12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设计说爱之情。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明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z8bh412k60n19a8hrgx9da6a52gje00h4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