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
资中县走马镇中心学校 杨英
“礼”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血脉相承兼收并蓄滋长发展从未中断。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新一代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好的礼仪,“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行为迫在眉睫,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幼儿的礼仪行为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主要是文明礼貌,以及用餐、游戏活动的礼仪。那么,怎样培养幼儿这几方面的良好礼仪呢?
一、家长创设环境为幼儿做表率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多数为后天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幼儿做表率。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希望家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
幼儿的模仿性强,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的点滴行为都会影响着孩子。家长平日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你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有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会画出什么,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有说粗话的习惯,这种习惯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也渐渐养成了说粗话的习惯,久而久之变成了口头禅。这时,家长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了。先从自身改正,再及时阻止,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这是骂人的话,是脏话,说这种话的孩子
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家里,家长对待老人要孝敬,要做好表率,为老人夹菜,有好吃的分给大家吃、为老人捶背、削平果、和老人说话、沟通;在社会中,帮助老人提菜、收衣服、送牛奶、让座等等,家长因为做到了这些,孩子也会受这些情结感动,受到影响。
二 、老师以身作则,为幼儿作榜样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在园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经常无意识地模仿。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圣旨”,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时,我无意中将手上的纸巾丢在了地上,这时,我听见二个小朋友说:“老师还让我们要把纸屑扔在垃圾桶,不准乱丢垃圾,她自己还乱丢呢。”他们的话让我大吃一惊,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我马上把纸屑捡了起来,对他们俩说:“老师改正,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习惯再出现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做榜样。
三、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促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任性,自以为是,好强,霸道等等,对这些行为我们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我们要及时矫正他们的这种坏习惯。刚进入小班的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满地掉饭,吃得很慢,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光靠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有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文明餐桌幼儿”的活动。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不满地掉饭的幼儿就被评为文明餐桌幼儿。活动让幼儿评选,评出以后就能得到“文明餐桌幼儿”的称号,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幼儿原来吃饭的那些不良现象不见了,吃饭不再让老师烦恼了。
四、给予鼓励,促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上课时,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总想方设法到处走动,我就提醒他,示意他坐好,别乱动。当他坐端正时,我就对他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得对。又如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刘鑫,很内向,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自信,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改正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五、通过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能观察出幼儿的行为习惯。我根据幼儿循序渐进的能力对幼儿提出要求。比如,上课时能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懂谦让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走了要说再见等等。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对老师、同学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告诉他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了的玩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争抢玩具、拉小集团、打架、骂人、乱丢乱扔的现象、教师通过在园的一日活动对幼儿因势利导的教育,能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及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通过这些培养,幼儿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