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学生物试题分析讲义 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案:C

(4)抽象图形

如1991年高考试题:

35.下列哪项S 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35.C

(5)文字图形

如1989年高考试题:

10.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10.(A)

三 选择题的编写方法与程序

1 编写方法

资料、题干和正确选项是选择题的三个基本要素。如前所述,题干和备选项的编写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哪一种表达形式,取决于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当测量的内容确定之后,便组织收集来的资料,进行题干和备选项的设计。考查同样的知识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1998年高考试题和1994年香港中学会考试题,都有一道题是考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知识点,而设计方式各有千秋。

1991年高考的一道试题为:

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21

A 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 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 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1994年香港中学会考的一道试题为:

指引:回答以下两题时须参考下图,图示用以研究光对燕麦芽鞘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哪些芽鞘会弯向光源? A 只有芽鞘(1)和(2) B 只有芽鞘(3)和(4)

C 只有芽鞘(1)、(2)和(4) D 只有芽鞘(2)、(3)和(4)

若将黑盒的小孔盖着,关于芽鞘的生长情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芽鞘(1)的生长最快 B 芽鞘(4)会停止生长 C 芽鞘(2)和(3)会弯曲

22

D 芽鞘(1)和(4)会向上生长

上述1991年高考题设计了对燕麦胚芽鞘的三种处理方式,其中两种考生没有遇到过,其资料是从国外教科书中收集来的。每一种处理方式都可独立设计为一道选择题,其难度也会不尽相同,为了加大对考生的区分能力,便将三种情况编写为一道选择题。

上述1994年香港中学会考试题设计了一个研究光对燕麦芽鞘生长影响的实验装置,也采用了三种处理方式和一个对照。而光线从一个方向照射而处理芽鞘(1)的方式与上述高考题中甲的方式不同,这样题干的设计便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上述高考题在备选项的编写上,需要考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而上述香港中学会考题对考生的要求略降低些。

2 选择题的编写程序

在题库的建设中,目前采取储存大量选择题的办法以达到试卷覆盖面广泛,防止猜题、押题,提高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下面的流程图便是一道选择题进入题库并实施测试的程序:

四 选择题的评分方法

选择题的评分属于1,0记分方式,即答对了得满分,答错了得零分。但是由于它有四个备选项,选对的考生有可能是猜测得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处理方法:选错不倒扣分和选错要倒扣分。高考评分鼓励猜测,猜错了不倒扣分,因为凭直觉和推断确定正确答案也反映了一种能力。香港会考也不倒扣分。而台湾省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对选错的要倒扣分。

例如对X型题(多项选择题),在高考中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也不倒扣分。这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台湾大学入学考试的办法是,对五选多的试题,多选一个或少选一个都要倒扣1/5的题分,答对一个可获1/5题分。例如:

23

标准答案 A B C D E

考生答案为:

五 选择题的命题原则

选择题是考查考生在“再认”水平上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智力品质中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在解答选择题时,对存在一定的猜测性问题一直有所争论,我认为,生物学试卷中的四选一的题型,由于它的难度值一般在0.7左右,因此学习好的考生一般猜测得分很少。另一方面,由于直觉是人脑中想象、猜测和洞察力等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功能,而它又是灵感思维所需要的,所以靠直觉所获得的分数在测量上也是有效的。

在编制选择题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 测试的内容不能超纲

什么样的试题超纲?这一直存在争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重在考查能力。因此正确答案的得出是建立在所学的知识基础上的,而思维过程中的推理与知识的迁移并没有超出教学大纲中所要求达到的掌握程度,就不是超纲的试题。应该承认由于对“掌握水平”的不同理解,争论往往是难免的。然而在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考生从没有见到的材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超纲。

2 不测试应具备的属于其他学科的能力

生物学试题虽然是考查生物学的知识和能力的,然而它是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或称为背景知识的。对这部分知识和能力,在高考中不作为测试的内容。1987年试卷中有一道题给出了温度对酶的催化效率影响的曲线,如果结合具体的酶和有关消化的问题设问,则是一道好的试题。然而此题只设问某段曲线表明什么,因而没有考查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能力。

2.右图表示温度对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的AB段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中的B点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中的BC段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1分),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分)。 (2)酶作用的最适温度(1分)。

(3)如果温度在达到酶作用的最适温度(1分)后继续升高(0.5分),酶的催化效率就会下降(0.5分)。

3 不使用难懂的文字

试题的文字要求流畅易懂,不能因为出现考生不熟悉的名词和文字而影响考生得出正

24

确答案。例如1986年有一道题,脚气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什么?正确答案是应多吃标准粉。然而什么是“标准粉”?考生并不知道这个名词的含意,因此这道题便失去了测试的意义。但是在1990年试题中出现过考生没有学过的一些单位的名称,如“勒克斯”、“道尔顿”等,这是允许的,因为这些生词的出现并不影响考生的正常思维活动,恰是考生应具备的判断推理能力。

(1986)3.脚气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标准粉; (B)精白粉; (C)精白大米; (D)胡萝卜。

答案:A

(1990) 27.下图所示,在U 形管中部C 处装有半透膜,在a 侧加入细胞色素C(分子量为1.3 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 侧加入清水,并使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A.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 B.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红色。 C.a 液面低于b 液面,b 侧为红色。 D.a 液面高于b 液面,b 侧为无色。

答案:D

4 题干要简洁,题意要明确

试题的阅读量是构成其难度的因素之一,因此题干中不应包含非必要的信息,更应避免出现干扰考生正常思维的信息。例如1987年有一道试题的题干为:“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这种题干的写法很容易干扰考生的思维,使他们感到迷惑:是否南方果树的根系所吸收的水分有不同的作用呢?

2.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答案:B

25

中学生物试题分析讲义 doc

答案:C(4)抽象图形如1991年高考试题:35.下列哪项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35.C(5)文字图形如1989年高考试题:10.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z7599jb2m072ie1yi364bptb11wxs00md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