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3:我是赣榆区政府所在地——青口。爸爸说:“青口是东晋以后,山东青州人迁徙师:不错,她所介绍的青口,史书有这样的记载。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村庄由来。生1:我姓张。据说是皇帝后裔辉的姓。辉会做弓箭,射箭需要拉长弓弦,故取姓张。 生2:我姓刘,爷爷说家谱上说与孝文帝鲜卑族改姓有关…… 师:北魏,孝文帝,我们想到什么?孝文帝改革,改汉姓。 生3:我姓徐,传说就是徐福的后代……
生4:大家知道我姓姜。据说,西周后期,炎帝的一支“姜”姓后裔,曾在今天的莒南
到此处后,发现这里有出海口。为了纪念青州祖籍,取名青口。” 时间关系,我们谈谈姓氏由来吧!
建立向国。紧靠当时的纪鄣城,那里便成为“姜”姓的聚居地。纪鄣城后来被海水淹没。因此,今天赣榆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柘汪、马站、石桥等地,仍多“姜”姓。
生5:我们宋姓,据说,就是来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商朝后裔的封地“宋”…… 师:好的,通过同学们介绍,我们知道姓氏都有来源。有些村庄的命名,与姓氏关系密
切。例如,塔山镇的王庄、青口镇的王庄,居民大多姓王;赣马镇的董官河、石桥镇的董温庄,居民大多姓董;海头镇的胡村、莫村,黑林镇的李良庄、朱良庄的命名都与姓氏有关系。
姓氏与地名哪个在前?一般来说,地名与姓氏的重合,不是姓氏来自地名,而是地名来自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姓氏,但有时是相互交织的。例如炎帝姜氏,史书上说来源于炎帝的居住地——姜水,因地而得姓“姜”。不过,“姜”姓又源于氏族崇拜“羊”,它从一开始就是氏族的姓,而非地名,因此,“姜水”之得名,正是由于“姜”姓居住在这个地方,并非炎帝之“姜”姓源于姜水。
“地原无名,因人而得名”。地名原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只有人才会为自然命名,如果没有人居住或活动的地方,便不会有地名。足以可见,地名与姓氏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史前遗迹组、古城遗址组、名人足迹组、村社名称和姓氏由来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双重证据法,了解了我们身边历史,知道了家乡的一些历史渊源和变化。今天赣榆的发展我们有目共诸。请同学们观看赣榆区委宣传部制作的《赣榆》宣传片,感受家乡的变化,相信我们会为今天的家乡感到自豪!
师:播放《赣榆》宣传片视频后(下课)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后,我感觉到定位符合学情,符合学习目标。因为“远古时代到南北朝时期”学生刚刚学过,有基础;赣榆历史就是身边的历史,其变化是可以感受的。由于这样的定位,不同乡镇的学生有不同的历史话语权,可以在全班交流、分享。这就是为什么课堂能够激烈讨论、生机勃勃的原因。当然,不可否认,这里有我的导演和精心研磨,有学生的充分准备。我想,对七年级学生也未必是坏事。
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敢于表达史事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知识,还加深了“遗址、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知道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懂得了历史研究需要“双重证据法”;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当然,本课教学也存在问题,值得教后反思:
一是,七年级历史课到底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程度?有人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要求是底
线;也有人说是封顶;还有人说是保底不封顶。我疑惑过,但我认为本节课我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局限于赣榆县的历史是否真的有些“狭隘”?
二是,什么样的课才是历史“好课”?这个问题历久弥新。历史教学各个杂志社都开展过讨论,但公婆争论不息,见仁见智。是“花”还是“俏”,是“实”还是“虚”。我个人认为“花”“俏”都可以,但底线是达成课标内容要求。我认为本节课我做到了。但是,我是利用假期让学生提前准备的,须知平时学生没有这个时间。
三是,我这样选用材料是否合理?现在课堂教学似有无史料即不成历史课堂的说法,于是有的老师动辄就是七、八则史料,更有甚至十多则史料。其实,学生是跟不上课堂脚步的。我认为选用材料能说明问题即可,不在于多,不在于面面俱到。况且老师也不可能掌握面面俱到的材料,课堂时间也不允许这样做。本课使用了几则古文材料,意图是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因为是七年级学生,故我都与学生通读共品,目的是减少文字障碍,便于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