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测设备之设计与发展之费用。
●质量管制会议、报告和改良计划等之费用。 ●质量管制教育与训练之费用。
●管制人员之薪资。(注意不要和检验人员薪资混淆)。
●其他如质量训练导致生产作业停顿之费用。 ●Burn-in:为了避免产品早期之失效,评估供应商质量之成本。
●制程管制:由于管制及监视制程以提升产品质量所发生之成本,例如使用管制图。 C.内部失败成本:产品交运顾客之前所发现之缺点,而予以处理所需花费之成本。主要的项目约略如下:
●厂内发生之不良品之选别、修理、报废等之材料费、人工费与各项的管理费。 ●失败分析:分析产品失败原因之成本。 ●不良品发生原因的调查及联系之费用。 ●时间耗损、产量损失、重验、重新包装等所发生之成本。
●怠工:由于不合格品(例如材料)使生产设备怠工所发生之成本。
●次级品降价求售所造成之损失:此项目为正常
售价和次级产品售价间之差异。此种情况常发生在纺织业、成衣业和电子业。
D.外部失败成本:产品已运交顾客后所发现的不良或不合格而导致之损失成本。主要项目约略如下: ●申诉、退回、保证、折扣之成本。 ●售后服务之人工、材料费。 ●交通运输作业之成本。 ●商誉、名声之损失。
●保证费用:在保证期间服务之成本。 ●责任成本:因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成本或赔偿。
近年来整个质量成本的目光倾向于增加预防成本,以降低内部失败及外部失败与检测成本,并进而使整个的质量成本降下来。作法上系把顾客之质量要求,尽量避免多余不必要的检验与质量保证,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管制项目,重点放在不良品的预防上,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能发挥功效的地方。
4.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系指当客户要求客观之证据时,所做有关之示范及证明而发生之一切成本。包括特别以及追加之质量保证约定、程序、数据、示范试验及评鉴等。主要项目约略如下:
●产品之认证:例如须取得UL认证,CE认证等。
●质量系统之认证:例如ISO认证、QS 9000认证等。 ●材质之验证:例如委托工研院所做之各项材质分析及证明。
四、各类质量成本间之比例(不包含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此节主要的讨论对象在运作质量成本,因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有些是固定的,例如产品认证及系统认证等,而客户要求之材质证明及报告等,有时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主要的焦点放在失败成本及预防与鉴定成,其关系是要当完全没有预防与鉴定成本产生时,就是原料一进来不管好坏就上线生产,生产完也不用管好坏就直接出货,有客诉或退货就直接处理,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失败成本会相当得高。
而如果要降低失败成本就是要支出预防与鉴定成本,自进料到出货经层层关卡的检查、测试及管制,但是我们知道关卡愈多,虽然是质量在出货时可以管控得很好,但也要增加了很多的成本,二者之间如何去取得最佳的结果呢?其示意图如下:
成单本位产品之质量本失败成本总质量成 预防及鉴定成本 100%不良 质量水平 100%良
其最佳结果就是让总质量成本达成最小化即可,即验证了钱要用在刀口上,用最少的经费来达成最大的效用。
理论上,总质量成本曲线会产生一最佳点,此点不仅是哲学上的概念,尚有其实用上的意义。我们可以将总质量成本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这些区域是根据各主要质量成本之适用比例而区分的,其示意图形及说明如下:
总质量成本曲线 改良计划区域 失败成本>70% 预防及鉴定成本<30% 寻求突破之计划继续进行改良。 最佳区域 完美区域 失败成本<40%,预防及鉴定成本>60%,放松标准;减少检验;试行决策之稽核。 最适区域 失败成本约50%,预防及鉴定成本约50%,若不能找到有利计划,则加强管制。 ←100%不良 质量水平 100%良→ 1.改良计划区域
如图之左边部份,失败成本占总质量成本70%以上,预防与鉴定成占总质量成本30%以下,失败成本太高而预防与鉴定成本却相对的偏低,所以此时应加以调整,向右边移,即提升质量水平,以及增加预防与鉴定之成本,如此才可以维护产品质量,提高商誉。
2.最适区域
此为图之中央部份,在此区域,失败成本及预防与鉴定成本约各占一半,这是可以接受的最佳点,于是我们的重心就是放在如何去维持此一最佳点,就成为我们管制的重心。 3.完美区域
此为图之右边部份,预防及鉴定成本远超过失败成本,主要的原是是用了太多的检验过程或关卡、检验标准过严、人员过度训练等,导致花在预防及鉴定之成本过高,所以须设法来降低,主要的方法如下:
? 将找出缺点所花的预防与鉴定成本与因缺点所导致的失败成本比较。
? 检查质量标准,借以明了实际状况与最适化是否有关系,例如标准是否过严。
? 充份利用制程能力和维持生产顺畅,以减少检验次数。
? 品管政策之修正以降低检验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减少质量成本的活动,不能导至总成本的增加。在拟定质量计划时,须特别注意其对整个公司成本之影响。减少质量成本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降低公司总成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