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 (619)文学理论 (838)中外文学史
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
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专业课
对于文学理论的部分,主要就是理解加记忆的过程,而且文学理论的内容比较多记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一部分可以早一点开始进行。我是在7月左右才正式开始的专业课复习,这时候主要是把书看完,并做好笔记,有条件的同学和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早一点开始,由于每本教材的视角不同所以可能对于同样的内容有的是详述有的却是概述,对于这些书,我是把重复的相同的内容略看,主要找不同的地方进行相互的补充,看过书和做完笔记后要对每一章的内容有全面的把握,例如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_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说>>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念.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其中客观基础是世界,主体是作家,还有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一边看书,一遍做笔记,第一遍过课本一定要认真,无盲点全过,不会的要争取弄懂,实在搞不清的基本上要记住答案或者要点。复习时重难点会很多,应该多花点时间。到后期基本上已经过了一遍,笔记做了有两大本。
课本很厚,科目与科目之间知识点也比较散,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一个原则: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强化优势。复习要有轻有重,应该根据历年真题来调整复习的侧重点,但是绝不能允许有偏科的存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先将教材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完一章要记住这章节的标题是什么,标题是教材是书籍的提纲。课后题要搞清楚,搞明白,切不可模棱两可。不会没关系,可以看答案,我在我们图书馆找到了课后习题的答案,看完答案还不懂求助或者接着看。看完一章要做
课后的练习题。基础题型给分余地很大,相应解释符合就可以拿分(这是真的)不需要过多理解。在打印完准考证那段时间之后,大家要注意总结最基本的知识点,做到目无全牛,知识一定是从课本开始学,最后又回归课本,比如之前你可能做完之后并没有完全理解的题目,这些都要反复去看,一定要吃透。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不能仅仅以今年的考题为依据,复习必须理解透,教材也要全部复习完。
不过,这么多书都要一字不漏看完吗?当然不是。教材毕竟都是对理论的转述,都带有编者的主观性,所以同一个知识点每本教材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有些教材会故意不说人话,有些则简单易懂,尤其对于基础知识这一块比较艰涩的部分,更需要不同教材结合起来看,把知识点吃透,比如游戏发生说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席勒系统地继承了康德的游戏说,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微对象的游戏冲动,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而且,一定要买试题、模拟题什么的,然后开始练习,一遍之后第二遍二遍之后三遍,一直到你找到试题当中的规律为止,而且要根据往年真题的情况划重点。这里的细节太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要把你认为的重点都画下来并熟练背诵。不要想太多。考研的时候就好好备战,不要今天想考不上怎么办,明天羡慕那些找到工作的同学,后天又觉得读研没用。一心一意的复习就是了,想东想西的影响自己的复习心情。
我每天早上和晚上各看一章,画出自己觉得的重点,然后做一章的题。这么
新版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