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四课明末清
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2.宋志明《現代新儒学的可能走向》一文指出:“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下列儒学主张中最能体现儒学“组织社会、安顿人生”这一特点的是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民贵君轻 3.谭嗣同认为王阳明的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这表明明清的批判思潮 A.给后世的反封建斗争以启迪 B.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道德
4.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
第1页/共10页
律”( )
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 6.
李贽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B.奠定了“工商立国”的思想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 7.
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宰相设政事堂,下设若干房,分管天下庶务,“凡事无不得达”。其主要目的 A.分权而治 B.限制君权 C.加强皇权 D.牵制内阁 8.
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③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第2页/共10页
D.①②④ 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10.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11.
明清之际,明朝官员、百姓盲目尽忠现象很普遍,官员如史可法、黄道周,百姓如扬州、嘉定、江阴军民,尽忠的形式越来越惨烈,但并未能挽救明朝的灭亡。这从侧面反映出 A.儒学变革势在必行 B.科举制走向没落 C.小农经济的狭隘性 D.封建制度的腐朽 12.
有人说:“妇女见识短,不堪学道。”李贽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他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这反映出李贽 A.批判封建礼教
第3页/共10页
B.批判儒家思想 C.反对君主专制 D.重视传统观念 13.
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 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14.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 A.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16.
第4页/共10页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 《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C.资本主义萌芽个性解放的要求 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二、非选择题 1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A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E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二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義
F C D B 言论者 思想核心 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