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3、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
1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另外,我校十五课题“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对策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也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次我校的研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学生分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探讨应培养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并进行归类;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标:
1. 探讨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哪些;
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初步研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初步探究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5.增长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能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研究的措施
1.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钮云祥 副组长:陆桂荣、张 觉、张玉芳 组员:袁一雄、钱惠芬、沈佐明、朱建华、钟建英、唐丽琴、姚水荣
工作小组:(城南小学由张觉校长负责确定) 组 长:张玉芳(全面负责,重抓组织活动) 副组长:沈佐明、钟建英、姚水荣、唐丽琴 组 员:所有指导老师 校外基地:岳国勇
后勤:朱建华 摄影、音像:金歆炜
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