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课题名称 : 看组合体视图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
2、能运用形体分析法读懂组合体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二、能力目标
利用所学方法, 灵活应用到读组合体视图上,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
1、应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2、能正确补画出第三视图。
教学难点 :
应用所学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看懂组合体,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 分析讲解,实际演示,提问启发 教学环境 : 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 :
1、用 Flash 将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自制两个组合体模型
3、三角板、圆规、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 2、引入新课 3、讲解新课 4、归纳总结 5、布置作业
1分钟 2分钟 38 分钟 3分钟 1分钟
讲解分析
17 分钟
读图举例
21 分钟
课
时:
1课时
- 1 -
教学环节
复习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请学生回答, 让学生记住基本要领,以便作图
提问:读图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旧课 1分钟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2、明确视图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3、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提问:画组合体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答: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老师总结:
中正确应用。
形体分析法 (叠加类 )
画图过程 空间物体 平面三视图
(已知 ) 线面分析法 (切割类 ) (画)
导入 新课 2分钟
提问:当根据已经画出的视图,想空间形体的形状时,应用
什么方法呢? 老师引出:
形体分析法 (叠加类 )
读图过程 平面图形 空间物体
(已知 ) 线面分析法 (切割类 ) (想) 板书课题:第六节
看组合体视图
结合前面所学
提出问题,激发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一、看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应用于以叠加类组合体为例
讲述
提问:形体分析法是什么?
(3 分钟 )
学生回答:在画图和读图时,假想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分析为
新课
若干基本形体的思考方法。
设问:读图时,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形体分析为若干个基本形
38 分钟
体呢?
由熟悉的概念入手,引出问
题,得出结论,
结论:
①在反映形体特征比较明显的主视图上按线框将组合体划分 为几个部分
②利用投影关系,找出各线框在其他视图中的投影,分析后 想出各部分的形状
③分析它们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④综合起来想象组合的整体形状
使学生易接受,
易掌握。
口述结论。
- 2 -
教学环节
重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难点
2、讲解分析( 17 分钟) 设问:得出结论,如何运用呢?
现以下面的组合体为例,讲解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的方法和步骤。
用多媒体课件
展现三视图
教学过程中, 结合多媒体动画,将形体分析法中如何分,如何合
步骤:
的过程动态的联系起来, 从
⑴ 划线框,分形体
提问:从哪个视图入手,分成几个线框。
而让学生掌握
⑵ 对投影,想形状
这种读图方法。
提问:Ⅰ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 基本形状是什么?
伴随学生的回
答,由多媒体课
件展现。
Ⅰ的三视图及轴测图
提问:Ⅱ的其余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 基本形状是什么?
Ⅱ的三视图及轴测图
- 3 -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提问: Ⅲ、Ⅳ的其它两面投影是什么图形, 基本形状是什么?
Ⅲ、Ⅳ的三视图及轴测图
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看主视图可知:Ⅰ在最下面,Ⅱ在Ⅰ的上面居中,Ⅲ在Ⅰ的上方、Ⅱ的左方,Ⅳ在Ⅰ的上方、Ⅱ的右方,Ⅲ、Ⅳ和Ⅰ的左右平齐。
看俯视图可知:Ⅱ、Ⅲ、Ⅳ与Ⅰ的后面平齐,Ⅱ与Ⅲ、Ⅳ的宽度不等。
提问:四个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
⑷合起来,想整体
教师分析讲解,
多媒体课件慢
慢展现。
出示模型,让学生看的直观。
注意事项:
在读图过程中,要突出两个字:
分——分解形体要分得合理、清晰,便于想象物体形状。 合——要研究各个分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表面连接关
系。
3、读图举例( 21 分钟)
已知架体的主、俯两视图,补画左视图。
学生记忆形体 分析的方法、 步 骤,教师板图。
- 4 -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说明:画图与读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读图能力,应采用读画结合的方式,如在两个视图能够完全确定物体形状的前提下,若已知两视图,要求补画出第三视图,就必须在读懂所表达物体形状的基础上进行。
步骤:
⑴划线框,分形体。 ⑵对投影,想形体。
找出 a’线框在俯视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
提问学生,强调分的合理,教师在图上标示。
用绿色粉笔标示,让学生一目了然,看明白后想形状,学生说,教师画。
用红色粉笔标示,学生叙述,教师画。
找出 b’线框在俯视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
用兰色粉笔标示,学生叙述,教师画。
找出 c’线框在俯视图上对应的图形,徒手画出轴测图。
教师叙述,边说边画,吸引学生,教给学生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以后也边分析边画, 出示模型,让轴测图与模型对照看。
⑶分析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C 线框是个凹形块, 处于架体的前面、 下面,B 线框是个半圆槽,处于架体的中部, A 线框处于架体的上面、后面。
A 、B、C 的表面连接关系是叠加。
- 5 -
(完整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看组合体视图.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