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各点速度、加速度在该瞬时一定相等。用求加速度的基点法可求出此时图形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均等于零。
8-5在图(a)中,=,= ,因为杆AB作平移;在图(b)中,=, ≠,因为杆AB作瞬时平移。 8-6车轮的角加速度等于
。可把曲面当作固定不动的曲线齿条,车轮作为齿
,然后取轮心点O
轮,则齿轮与齿条接触处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应该相等,应有为基点可得此结果和速度瞬心C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8-7由加速度的基点法公式开始,让 ω=0,则有点连线投影即可。 8-8可能:图 b、e;
不可能:图a、c、d、f、g、h、i、j、k和l。
,把此式沿着两
主要依据是求加速度基点法公式,选一点为基点,求另一点的加速度,看看是否可能。 8-9(1)单取点A或B为基点求点C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三个未知量,所以应分别取A,B为基点,同时求点C的速度和加速度,转换为两个未知量求解(如图a)。 (2)取点B为基点求点C 的速度和加速度,选点C为动点,动系建于杆点C的绝对速度与绝对加速度,由
,求
,转换为两个未知数求解(如图b)。
,再求
。
(3)分别取A,B为基点,同时求点D的速度和加速度,联立求得
8-10(1)是。把,沿AB方向与垂直于AB的方向分解,并选点B为基点,求点A的速度,可求得杆AB的角速度为
。再以点B为基点,求点E的速度,同
样把点E的速度沿AB方向与垂直于AB的方向分解,可求得杆AB的角速度为
。这样就有
,然后利用线段比可得结果。
也可用一简捷方法得此结果。选点A(或点B)为基点,则杆AB上任一点E的速度为= + 又=+
,
垂直于杆AB,杆AB上各点相对于基点A的速度
矢端形成一条直线,
,所以只需把此直线沿方向移动距离,就是任一点E的速度的矢端。
,从点E沿AB量取
=
,
(2)设点A或点B的速度在AB连线上的投影为
得一点,过此点作AB的垂线和CD的交点即为点H的位置。
(3) A.不对。若为零,则点P为杆AB的速度瞬心,,应垂直于杆AB。 B.不对。以点B为基点,求点P的速度,可得点P的速度沿CD方向。 C.对。见B中分析。
6
9-1加速度相同;速度、位移和轨迹均不相同。 9-2重物Ⅱ的加速度不同,绳拉力也不同。
9-3 为确定质点的空间运动,需用6个运动初始条件,平面内需用4个运动初始条件。如轨道已确定,属一维问题,只需两个运动初始条件。 9-4 子弹与靶体有相同的铅垂加速度,子弹可以击中靶体。 10-1 质点系动量
,因此着眼点在质心。图(d)T字杆中的一杆的质心在铰链处,其
质心不动,因此只计算另一杆的动量即可。
10-2 C对。 10-3 (1)
Ix??mv,Iy??mv;;(2)
Ix??2mv,Iy?0;(3)I?0
?tF??3e?i?2sint?j?15cos5t?k 10-4
10-5 不对。动量定理中使用的是绝对速度。 10-6
=
时,点 铅垂下落,轨迹为直线;
≠
时,点C的轨迹为曲线。
10-7 都一样。 11-1
,当
时,对所有点的动量矩
11-2质点系对任一点的动量矩为 都相等,即 11-3
。
11-4 不对。
11-5圆盘作平移,因为圆盘所受的力对其质心的矩等于零,且初始角速度为零。 11-6(a)质心不动,圆盘绕质心加速转动。
7
(b)质心有加速度 a=F/m ,向左;圆盘平移。
(c)质心有加速度 a=F/m ,向右;圆盘绕质心加速转动。 11-7轮心加速度相同,地面摩擦力不同。
11-8(1)站在地面看两猴速度相同,离地面的高度也相同; (2)站在地面看两猴速度相同,离地面的高度也相同。 11-9 A,C正确。
11-10均不相同。由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判定。
12-1可能。如: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仅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做正功。
12-2 三者由A处抛出时,其动能与势能是相同的,落到水平面H - H 时,势能相同,动能必相等,因而其速度值是相等的,重力作功是相等的。然而,三者由抛出到落地的时间间隔各不相同,因而重力的冲量并不相等。
12-3小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力作功,小球动能不变,速度大小不变,其方向应与细绳垂直,但对z轴的动量矩并不守恒。因为绳拉力对圆柱中心轴z有力矩 对z轴的动量矩
减小。小球的速度总是与细绳垂直。
,使小球
12-4由于两人重量相同,因此整个系统对轮心的动量矩守恒;又由于系统初始静止,因此系统在任何时刻对轮心的动量矩都为零。由此可知,两人在任何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如果他们初始在同一高度,则同时到达上端。任何时刻两人的动能都相等。由于甲比乙更努力上爬,甲作的功多。
甲和乙的作用力都在细绳上,由于甲更努力上爬,因此甲手中的细绳将向下运动,同时甲向上运动。设乙仅仅是拉住细绳,与绳一起运动,其上升高度为h ,又上爬h,甲肌肉作功为2FTh ,乙作功为零。如果乙也向上爬,相对细绳上爬高度为b,由于甲更努力上爬,有h >b ,甲将细绳拉下h - b ,又上爬h,甲肌肉作功为FT(2h - b) ;乙作功为FTb 。
12-5质心的特殊意义体现在:质心运动定理,平面运动刚体动能的计算,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等。
12-6(1)动量相同,均为零;动量矩相同;动能不同。 (2)动量相同,均为零;动量矩不同;动能相同。
12-7(1)重力的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薄壁筒、厚壁筒、圆柱、球;
8
(2)重力的功相同;
(3)动量由大到小依次序与(1)相反;
(4)对各自质心的动量矩由大到小次序与(1)相同。 12-8(1)重力的冲量相同;
(2)重力的功由大到小次序为球、圆柱、厚壁筒、薄壁筒; (3)动量由大到小同次序(2); (4)动能由大到小同次序(2);
(5)对各自质心的动量矩由大到小的次序与(2)相反。 12-9(1)两盘质心同时到达底部。 (2)A.两盘重力冲量相等。 B.两盘动量相等。 C.两盘动能相等。 D.大盘对质心动量矩较大。
12-10(1)力的功不同,两盘的动能、动量及对盘心的动量矩都不同。 (2)力的功不同,两盘的动能、动量及对盘心的动量矩也不同。 (3)A盘。 (4)不等。
(5)当连滚带滑上行时,两轮摩擦力相等,质心加速度相等,但角加速度不等。因而当轮心走过相同路径时,所需时间相同,同时到达顶点。力的功、盘的动能、对盘心的动量矩不等,但动量相等。
(6)当斜面绝对光滑时,结论是(5)的特例,摩擦力为零。 12-11A错;B错;C错;D对。
13-1惯性力与加速度有关,对静止与运动的质点,要看其有没有加速度。 13-2相同。 13-3相同;不相同。
13-4平移;惯性力系向质点简化,为通过质心的一个力,也可用两个分力表示,大小与方向,略;在此种情况下,惯性力与杆是不是均质杆无关。 13-5对;不对。
13-6图a满足动平衡;图c,d既不满足静平衡,又不满足动平衡。 14-1
9
(1)若认为B处虚位移正确,则A ,C处虚位移有错:A处位移应垂直于O1A 向左上方,C处虚位移应垂直向下。若认为C处虚位移正确,则B,A处虚位移有错:B处虚位移应反向,A处虚位移应垂直于O1A向右下方。C处虚位移可沿力的作用线,A处虚位移不能沿力的作用线。
(2)三处虚位移均有错,此种情况下虚位移均不能沿力的作用线。杆AB,DE若运动应作定轴转动,B,D点的虚位移应垂直于杆AB,DE;杆BC,DE作平面运动,应按刚体平面运动的方法确定点C虚位移。
14-2(1)可用几何法,虚速度法与坐标(解析)法;对此例几何法与虚速度法比坐标(解析)法简单,几何法与虚速度法难易程度相同。
(2)可用几何法,虚速度法与坐标(解析)法。几何法与虚速度法相似,比较简单。用坐标法也不难,但要注意δθ的正负号。 (3)同(2)
(4)用几何法或虚速度法比较简单,可以用坐标法,但比较难。 (5)同(4) 14-3(1)不需要。
(2)需要。内力投影,取矩之和为零,但内力作功之和可以不为零。
14-4弹性力作功可用坐标法计算,也可用弹性力作功公式略去高阶小量计算;摩擦力在此虚位移中作正功。
14-5在平面力系所在的刚体平面内建立一任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此刚体平面内任选一点作为基点,写出此平面图形的运动方程。设任一力 的作用点为(xi , yi ),且把此坐标以平面图形运动方程表示,设此点产生虚位移,把力 投影到坐标轴上,且写出此点直角坐标的变分,用解析法形式的虚位移表达式,把力的投影与直角坐标变分代入,运算整理之后便可得。
也可以在平面力系所在的刚体平面内任选一点O(简化中心),把平面力系向此点简化得一主矢与主矩,把主矢以 原理也可得平衡方程。
表示,分别给刚体以虚位移
,由虚位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