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xx小调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2、知识与技能: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有感情、自然、舒展的演唱歌曲。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3、过程与方法:欣赏、学唱、表演唱、创编、小组合作,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上学期的音乐课教学,学生在我的课上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在乐理知识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爱唱、爱动,兴趣广泛,模仿力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兴趣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现在的学生,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很严重,导致有的学生排斥民族音乐,所以在课堂上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豪放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甩腔韵味、了解小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演唱中,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和变拍子的含义,能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四.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这首歌曲叫《沂蒙山小调》,同学们知道沂蒙山在哪儿吗?(山东)同学们去过吗?没去过的同学就听老师介绍吧!

1 / 3

2、老师介绍沂蒙山:沂蒙山师著名的革命圣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根据地,沂蒙山上沂蒙山上自然风光秀丽,有层层的梯田,一间间石头垒成的小屋子,有一种别具风格的风情。

3、欣赏xx美景图片。

4、沂蒙山之所以被很多人熟知,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沂蒙山小调》分不开,它红遍了大家南北,长城内外,把沂蒙山也唱火了!

5、歌曲背景介绍:《沂蒙山小调》也称《十二月调》。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文艺工作者用这个曲调编配了一首新歌﹐叫《打黄沙会》﹐用以配合对黄沙会的斗争。以后﹐在这首歌的前两段加上了赞美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同时又加上了歌唱新生活﹑歌颂领袖的内容﹐因此原来的沂蒙山小调就改为现在的沂蒙山风光了。

6、刚才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和沂蒙山有关的知识,同学们肯定想听一听这首歌曲吧!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伴随着歌声,走进沂蒙山,看一看那里的好风光。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思考以下问题:

(1)演唱者是谁?彭丽媛,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

(2)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旋律是哪一句?以第一句为例,进行分析,歌曲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演唱有特点,一字多音,拖腔(甩腔)。

(3)指出歌曲中有特色的方言:那个、草低儿、谷子儿。民歌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义。

2、看乐谱,发现其中的奥秘,讲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就像下一条鱼的嘴咬着上一条鱼的尾巴似的。3、教xx唱歌曲。

2 / 3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跟伴奏学唱,在学习过程中,指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

5、讲解乐理知识。变换拍子、延长音、换气记号。 6、跟钢琴演唱第一段,注意变换拍子。

7、第二段歌词讲解,哪个字对哪个音,唱准确。跟钢琴演唱第二三段。 8、用明亮优美的声音、自豪的、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9、请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活动3【活动】小组创编

1、小组合作创编,通过《沂蒙山小调》的曲调,填词改编,赞美自己的家乡。老师先作示范,小组准备并展示。歌曲创编:

人人(那个)都说哎咱xx好 歌乐(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xx(那个)地哎多宽广。 人杰(那个)地灵哎奔小康, xx(那个)红来哎土豆壮。 万担(那个)xx哎xx!

2、通过创编,说一说你对“大美巴南”能做出怎样的贡献?老师总结下课。

3 / 3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xx小调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2、知识与技能: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有感情、自然、舒展的演唱歌曲。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y60q356q383hrt8bf1m52amw9lhy70085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