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言警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
意思是: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教材分析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几课中,从学生熟悉的工具出发来研究杠杆、轮轴。这一课将继续以提出问题——做出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原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学习《科学》这门课程已有三年的时间。但对于定滑轮与动滑轮学生听过这样的简单机械,但对于他们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还处于模糊状态,似懂非懂的。所以,他们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于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这样也就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定滑轮是指固定在一个地方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2、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
滑轮,铁架台,测力计,钩码,细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进行升旗仪式,你看过没有,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去?”
生:滑轮
师:是的,滑轮。(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
今天我们就来学新的一课,板书——《定滑轮与动滑轮》
(出示课件旗杆顶部的滑轮)
师: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定滑轮)
(二)、 科学探究
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模拟实验(教师演示)
将钩码当作五行红旗,当我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我的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
生: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生: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定滑轮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师:那我们知道定滑轮是让我们工作很方便,但是到底省不省力呢?我们来进行实验验证。
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师: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2、生猜测: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证明你们的猜测。并作出实验计划。
4、实验操作方法 (1)组装定滑轮。
(2)在细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
(3)在绳的另一端挂上几个钩码能够拉起左边的重物?(右边钩码看作所用的力)当定滑轮达到平衡时,我们认为右边所用的力刚好把左边的重物拉起,这时我们看,如果左边的钩码的重量刚好等于右边的,说明定滑轮不省力。
5、教师提醒学生实验要求,做好记录。 6、生实验,师巡视。 7、汇报。
8、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板:不能
省力)
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
1、问:在建筑工地见过这种装置吗?塔吊上也有滑轮。它是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我们称它为动滑轮。(板:动滑轮)
2、猜测:你认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要使重物上升,必须想哪个方向用力?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吗?
生:向上用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省力吗?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4、生汇报。
5、(出示课件)学生明确研究计划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1)组装动滑轮。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 大小(提升到一定高度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