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研究领域:社会理论、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教育社会学。

教育是近代重要思想家都关心的核心议题。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康德的《论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黑格尔的体系是教育的体系,其核心即教化。如果不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利用历史学、文学等来对教育做整体性理解,那么当今的教育研究只能沦为技术而已。教育要融入历史、融入文明中来考察。

教育研究的难度在于,它既不纯粹是一种事实,又不纯粹是一种观念。比如,社会学,是对事实的研究;还有一种研究,是观念的理解。但是,教育不是这样。教育既要研究事实,又要涉及观念。潘光旦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位育”。

教育最困难的不是发明一种想法,而是将一种观念种入人的心中。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构想的学说并不是教育;教育是用自己的办法让街上的人自己产生思考和思想。教育天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工作;是“成熟”的人与懵懂的人之间的关联。

在中国,不管是周代的礼教或乐教,或宋明以来的心学,都是一种教化。从这样的意义上,教育研究是最难的。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考察无数的事实过程:考察民情和习惯;考察在某个时代为何非有这种观念要传给众人;社会等级间的教育有何差异?而且,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比如,一个成熟的人和一个不成熟的人发生的联系,是在大街上呢,还是在现在的205教室呢?这个过程是依据书本呢,还是依据我们直接观察世界的经验呢?我们要一步步理解经典著作呢,还是如

今大学里兴盛的本科生即做研究呢?这都是对教育不同的理解,由此会带来不同的麻烦。 今天我们讨论: 1、西方现代教育由来 2、现代教育呈现方式

3、中国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传统教育特点 西方现代教育的由来

接下来,我们以涂尔干的《教育思想的演进》为基础, 简单回顾一下西方教育的历史。 1教育的起点

首先的问题是,教育在哪里完成?城邦时代,苏格拉底是在广场上;希腊的史诗时代,吟游诗人到处传唱英雄故事;悲剧时代,受教育的场所是在圆形剧场,观众根据剧情的展开而接受传统。这样看,为受教育而设的机构并不是古已有之的。西方受教育机构源于教会。作为底层宗教的基督教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统,一个原因是古罗马的腐败;罗马的腐败和堕落迅速使得从东方来的宗教在底层人中间传播。古罗马被东方民族征服,也是被基督教征服的过程。这个时期是文化的荒漠。人天然的淳朴与野蛮的历史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个时期承载文明的文献在西欧再也无法找到。这些文献大都从阿拉伯和拜占庭回传回来。可以说,很多自身文明是外来的;或外来的成为自身文明。这样,他们要从蛮荒的文明世界中寻找基督教得以成立的文明。

所以西欧第一次文艺复兴是7-8世纪。从古典世界里,不断地捞取能够为基督教信仰建立理性基础的文明因素。这就是重新解读古典的文明和历史。在自己的政治、文明处境和信仰处境,有选择地激活了传统和古典的东西。这是西方现代教育第一个重要起点。 2西方教育的重要发展期

西方现代教育第二个重要时期,是公元11世纪的开始,查理曼大帝以及子孙征服了西欧。巴黎成为欧洲的中心。查理曼大帝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重新调动起古典文明的复兴。他在欧洲范围内让人们用拉丁文思考。这和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类似。这个时代,中世纪大学开始建立。连接信仰和世俗世界的就是知识。这个时代奠定了liberal education的基础:以人类最经典的文献为教,即文教。

这样,选择什么样的文本就成了重要问题。把什么文本的内容融入时代人的身心。所以liberal arts不只是教什么,而且包括怎么教的问题,还包括教育里组成的方式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总之,这都是要回到一个传统里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不是对传统的复归,而是对传统的重新激活。比如,三科四艺:逻辑、文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今天的通识教育和高铁一样,匆匆上马。我们没有考察通识教育的脉络,没有考察大学前学生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没有考察两者相遇的结果是什么。这样,可能适得其反,矫枉过正。教育绝不是运动。文教:方式是学习经典文本,根本则是培养人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看,当今中国的通

识教育则是缘木求鱼。比如,数学的学习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和谐,这和奥数没有什么关系。

3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第一是文法。人之所以成为人,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是一个langue的动物。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人需要一生都要用一个最好的写作来规范自己的语言。一个能够规范的使用语言的人,相对来讲,是一个内心更平和的人。文教就是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今天的教育真的出大问题了,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是文法不通的。我们不以人本身作为教育的目标,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人岁数越大,达到内心的平和,是关乎人幸福最大的基础。跟家庭一起生活,跟一个团体一起生活,在世界里遇到的问题,你用一整套方式来达到内心的平和。平衡感的来源,人最早是用文法来塑造的。

第二是修辞。修辞是什么呢?就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修辞最重要的就是用,用语言。西方就是用古罗马演说家的东西,用古希腊学者的东西。比如,军队阵前的说辞,绝对不同于其他场合;和老师说话的方式,就和同学说话不同。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回到这样课程体系,而是要理解这一套体系。我们现在对教育最狭隘的理解, 就是掌握一门技术。不管是传统中国,还是西方,这都是对人非常低的评价。比如,传统上,劳心与劳力的区别。现在的教育是向下拉伸的趋势, 这必将使现代文明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这一点呢,我们需要不断地重新讨论。今天我主要以讲西方的历史为主。今天我们

理解的修辞,就是修辞的反面。修辞要讲生活的恰当性,而当今强调的修辞则是其反面。

文法讲的是合乎规矩,修辞讲的是用的合理。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修养。当然我们知道,这个不只是语言问题。包括一系列的文明举止。比如,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你就不能说一些太日常的话。当然,现在的老师都不懂。这不只是语言问题,比如你穿个背心短裤。你觉得自己很潇洒,但这与社会内在的道理背道而驰。你说美国人这样,我跟你说,美国人才不这样呢。

辩证法。人理解问题,是一步一步讲道理,分析问题,有依据。很多人,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他看你的文章,一下就能抓住要害。今天很多人,本科生就跟我说,我的研究领域是什么,然后你就只读这个领域那么点文章,别的都不关注。你22岁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大家笑),你30岁就死在这个地方了。很多人都在主动找死,就用你那么点屠龙之术。这是太大的悲哀,你这不等于读了技校吗? 我们的教育制度天天在追捧这些东西。你用这些目标来衡量教育的话,你肯定都是在衡量些许利弊。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拒绝教育,拒绝成长。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非常厉害了。一个人即使获得自己的机会和幸福感, 都必须能够越来越大地容纳周围世界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情比你讲什么重要。这种意义上的教育和你的体验和感受,它的精神上的内涵,这种仪式性的东西,要比传授内容更重要。我们今天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已经彻底地常人化了。这一点,我们要重新回到神圣性上。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研究领域:社会理论、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是近代重要思想家都关心的核心议题。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康德的《论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黑格尔的体系是教育的体系,其核心即教化。如果不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利用历史学、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y5ra8hxof9epjw24kl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