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 -高考答题模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1.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

(1)气温: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

(2)光照:晴天光照好,有利于蒸发,如盐场分布在降水少的地方; (3)风速:风大有利于蒸发

(4)湿度:空气越干燥,越容易蒸发

(5)裸露的水域表面:可用来蒸发的水量多。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蒸发量减少 (6)结冰:冰的表面比较干燥,如冬季极地东风具有干冷的特点。 2.分析洞庭湖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大的原因 (1)水域面积大 (2)蒸发旺盛

(3)纬度低,气温高,空气中容纳水汽的量多 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1)年降水量(主要的)

(2)流域面积(支流数量):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3)植被:植被覆盖率高,对地表径流有截留作用;

(4)土壤、地质条件:沙质土壤,容易下渗;咯斯特地貌,下渗严重; (5)蒸发:如尼罗河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旺盛,径流量减少; (6)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大。 4.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

(1)土壤(地面性质):地面硬化不利下渗土质疏松、空隙大,利于下滲;土壤黏重、冻土不利下渗;土壤含水量大(达到饱和),不利下渗; (2)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容易下渗;

(3)坡度:坡度越大,地表水汇流速度越快,来不及在坡面下渗就流走; (4)植被:植被多,阻力大,易下渗

(5)降水:降水强度小,有利于下渗;降水持续的时间长,下渗量大 5.植被覆盖率高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1)降低流水侵蚀,减少含沙量; (2)截留地表径流,增加下渗; (3)降低地表水汇流速度;

(4)加大蒸腾,增加大气中的水汽

6.城市化(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建设后,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加(下水道的水属于地表径流),蒸发减少(地面积水减少,可用于蒸发的水分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7.水平衡原理

(1)内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多年平均蒸发量十多年平均径流量; (3)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十多年平均径流量; (4)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8.地下水的特征潜水

(1)具有潜水面,受制于地形,流向低处; (2)埋藏浅,易开采;

(3)流量不稳定,易受污染。承压水

(1)承受静水压力,流向取决于静水压力; (2)埋藏深,流量稳定,水质较好;

1

(3)井口低于承压水位线,水自动上流 9.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环境影响 (1)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

(2)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 (3)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 10.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渍化 (2)适量开采,防止水位过度下降; (3)雨季回灌,及时补漏; (4)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11.温泉形成的条件

(1)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地底有热源存在)

(2)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

(3)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 12.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

(1)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人地下; (2)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13.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的自然原因 (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 河流在侧蚀和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

(2)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期的保留。

14.云贵高原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1)工业排放大量污水,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排放河中,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地表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填埋引起地下水污染;

(2)喀斯特地貌,地表与地下水之间联系紧密,下渗严重; (3)地下水埋藏深,多暗河,污水治理难度大。 15.云贵高原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 (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2)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地下暗河。 16.河流的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汛期与气候类型有关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

(3)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夏汛 (4)湖泊水补给;

(5)地下水补给:最稳定、最可靠。 17.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1)水量(大、小);

(2)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3)汛期(在哪个季节,长短); (4)流速; (5)含沙量; (6)结冰期、凌汛 (7)水能蕴藏量。

2

18.影响水体结冰的因素

(1)气温:纬度、地形、海陆、洋流、下垫面 (2)水体盐度:盐度高,不易结冰

(3)水体流动性:流动性强,不易结冰; (4)水体面积:面积大,不易结冰;

(5)水体深度:深度大(热容量大,降温慢),不易结冰; (6)地热:有温泉不易结冰;

(7)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水水温高,不易结冰;大坝附近落差大,水流快,不易结冰。 19.凌汛形成条件

(1)气温:0℃以下,有结冰期,分布在我国秦岭一淮河(34°N)以北地区; (2)流向:由较低纬度河段流向较高纬度河段;

(3)河道:河道窄,易卡冰,抬高水位;河道宽,水流顺畅;河心滩多,也容易卡冰 (4)流冰量:流冰量大,加剧凌汛; (5)径流量:径流量大,易发生凌汛。 20.影响含沙量的因素沙源(产沙量) (1)植被覆盖率(气候,人为破坏);

(2)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影响土壤受侵蚀强度; (3)流域面积大小:影响汇水来沙多少 (4)地势落差:通过影响流速间接影响流 水侵蚀搬运能力的强弱

(5)士壤性质:疏松土壤更易受侵蚀 (6)河床性质:泥质和沙质。 沉积量

(1)流速小:地势平坦,河道弯

(2)顶托作用:在河流入海口或湖口,受到海水或湖水的顶托作用; (3)湿地(沼泽、湖泊)吸咐作用; (4)水利工程:泥沙易在库区中沉积

(5)河流搬运能力:径流量大,河流搬运能力强。 21.河流越往下游水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流域内水源补给减少(降水减少、冰雪融水减少等); (2)气候干早,蒸发旺盛;

(3)汇入河流的支流数量少或减少 (4)流域内为沙质土壤,下渗严重;

(5)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容易下渗 人为原因

(1)中上游修建水库、大坝,截留水源

(2)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大,消耗水资源。 22.水系特征的描述

(1)流向、源地、注入地; (2)干流流程; (3)流域面积;

(4)支流多少、河网密度和水系形状;

(5)河道特征(河面宽窄、河床深浅、河道曲直、河床剖面形态“V”“U”型)

3

(6)落差(干支流河床比降)。 23.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

(1)地形地势(限制河床宽度):横断山地区流域面积小; (2)支流数目(影响汇水区域);

(3)气候(降水影响河流流量):尼罗河下游是热带沙漠气候,流域面积小; (4)地上河:黄河下游的山东境内。 24.外流河(区)的成因 (1)水量大; (2)离海近; (3)地势落差大

25.分析巴塔哥尼亚地区外流区域广布的成因

(1)安第斯山冰川较多,冰川融水形成众多河流; (2)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

(3)大陆轮廓东西狭窄,利于河流入海,形成外流河,外流区域广布 26.内流河的成因 (1)河流水量小 (2)河网稀疏; (3)距海洋远; (4)地形阻挡;

(5)冬季气温低,易断流 27.内流湖的成因

这样理解:湖水流不出去:海拔低,水面低,河流堵塞。 (1)地売下沉,湖盆海拔低(如非洲的乍得湖);

(2)河流补给水源减少(降水少、冰雪融水少、人类用水量大),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无法外流)

(3)原有出水河道被泥沙堵塞 28.里海的主要水文特征 (1)水位季节变化大

(2)冬季北部结冰,南部不结冰 (3)属于内流湖,含盐量较高; (4)北部含沙量大,南部含沙量小。 29.成水湖的形成原因

(1)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地壳抬升,形成高盐度内陆湖,如里海、茶卡盐湖 (2)流域内降水减少,冰雪融水减少,人类用水增加,导致湖泊补给量减少 (3)河流注入湖泊,带来盐分; (4)地处内陆,蒸发旺盛,盐分升高

(5)流域内,中间低,四周高,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30.推断茶卡盐湖的形成过程 (1)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

(2)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地壳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湖; (3)盐分通过径流源源不断地从流域内向湖泊输送;

(4)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湖水盐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 水能开发条件分析开发需要(必要性) (1)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

4

(2)常规能源不足;

(3)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水能的特点

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运营成本低发电效率高;防洪灌溉等综合效詮高缺点:生态遭破坏;库区移民;基础设施投资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量不稳定;含沙量大,缩短水库使用期限。水能开发可行性自然条件

(1)水能丰富: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河流流量大;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建坝条件:峡谷地形(口袋型洼地),工程量小;河谷阶地利于建坝社会经济条件 水能开发条件分析开发需要(必要性) (1)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 (2)常规能源不足;

(3)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水能的特点

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运营成本低发电效率高;防洪灌溉等综合效詮高缺点:生态遭破坏;库区移民;基础设施投资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量不稳定;含沙量大,缩短水库使用期限。水能开发可行性自然条件

(1)水能丰富: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河流流量大;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建坝条件:峡谷地形(口袋型洼地),工程量小;河谷阶地利于建坝社会经济条件 (4)影响鱼类洄游。

83.三门峡水利枢组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 (1)使潼关水位升高

(2)渭河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洪涝增多; (3)使两岸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34.大坝截流的条件

(1)选择在枯水期,水位低,水流缓,截流难度小,保障截流安全; (2)截流所需土石量较小,节省截流成本

(3)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易于施工。 35.拆除水坝的原因

(1)泥沙堆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 (2)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安全; (3)为鱼类洄游预留通道;

(4)在国家能源消费中,水电比重下降 (5)环保观念增强,重视河道生态。

36,造成水资源短缺(干旱)的原因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降水量少; (2)气温高,蒸发旺盛;

(3)地表水蓄积能力差:河湖少;喀斯特地貌;陡坡;岛屿面积小。 人为原因

(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农业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增长;生产水平及水利工程的供水 能力;

(2)水污染严重

(3)浪费多,利用率低。 37.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 自然条件

(1)地形:地形平坦,落差小,水流平稳,

5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 -高考答题模板

第4章地球上的水1.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1)气温: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2)光照:晴天光照好,有利于蒸发,如盐场分布在降水少的地方;(3)风速:风大有利于蒸发(4)湿度:空气越干燥,越容易蒸发(5)裸露的水域表面:可用来蒸发的水量多。城市地面硬化后,地表蒸发量减少(6)结冰:冰的表面比较干燥,如冬季极地东风具有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y2ty71k933gyk618jsm0fvam2gyzr007g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