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音乐《新课程标准》下,随着课程的改变带来的是学习方式
的改变,在新课程目标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主动、探究、合作,即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教师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的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表现为课程与教学行为的策略理性认识方式。而对于这一方式的呈现,信息化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1、唱《绿叶》
2、欣赏《水草舞》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2、学会唱歌曲《绿叶》;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中的合
唱部分。
3、在欣赏两种不同演奏形式的《水草舞》的过程中,学生能
根据音乐情绪做出合适的反应,能用动作、道具等表现出水草摇曳的情景;初步了解交响乐。
四、教材分析:
《绿叶》是一首三四拍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转优美,爽朗而富有生气。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线相仿;第三乐句出现转折和对比,第四乐句音区高,时值长,造成歌曲的“高潮”,然后逐步趋向平静。二部合唱中的和声均由三度或同度组成,显得平静、和谐而丰满。
《水草舞》是舞剧《鱼美人》中的一段音乐,由杜鸣心作曲。乐曲刻画了水草在水中灵动、摇曳的形象,优美而雅致。八小节的引子,以连续的琶音和呈波
浪形起伏的旋律线条描绘出一幅波光粼粼的水底世界。通过和声变化,逐渐引出主题。柔美的旋律、连绵的琶音,好似水对水草的轻抚。中段出现对比性主题,并以卡农手法、特殊的节奏型表现一种神秘的气氛。反复后转调,又回到如歌的主题,进入再现段。
五、教学重、难点:通过二声部演唱,学会在演唱中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
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六、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教师示范演示、讲解分析以及学生的演唱演
练、听赏体验和律动表演,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反复体验,感受歌曲,从而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
七、教学内容:
(一) 创设情境
(1)边播放歌曲边创设在山林或乡间踏青的情境。
师:同学们,寒冷的冬天悄悄地走了,春天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瞧,山青了,水绿了。让我们一起去山林中寻找绿色吧!【多媒体课件:青山绿水风光图】 (2)视唱训练
(二) 学唱歌曲
(1)师:山林里的树木真多啊,你看树木上的小树叶最骄傲了,它们终于舒展开腰肢,小小的,嫩嫩的,毛茸茸的,绿油油的,透出春天那无限的活力。你们能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一下这片小树林吗?【多媒体课件: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阳光灿烂,绿叶滴翠的情景】 (2)咏读歌词。 (3)分句学唱歌词。
注意:分声部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旋律的优美起伏;在此基础上进行合唱练习,引导学生倾听和声带来的美妙音响。
(4)两声部合唱。
注意:让学生轻声、慢速练唱,教师对学生唱的不够准确的地方做指导,尤其着重指导学生把握好合唱部分的音准。
(三) 欣赏与表演
(1)欣赏《水草舞》(钢琴独奏曲)
师:看着这样美丽的春天,小鱼儿都呆不住了,它们说春天的海底同样美丽。瞧,潜海姑娘来了,我们和她一起去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海底的美丽景色】 师:海底都有些什么呢?
师:哇,美丽的水草正随着水波起舞呢! (2)表演。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水草舞》,你们能想像一下乐曲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吗?
师:水草随着水波随意的摆动,真美丽,我们能不能也模仿一下?
师:不少同学模仿的很像!现在我们请一部分同学模仿小鱼游泳,一部分同学用带来的绿丝带模仿水草在水底摇摆的样子。【背景音乐:水草舞】
(四)延伸与拓展 (1)了解交响乐。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水草舞》是用钢琴演奏的,下面老师再播放一次《水草舞》,听听和刚才的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师介绍交响乐的概念、特征及乐队的编制。 (2)欣赏《水草舞》(交响乐)。
(五)小结
师:我们今天不仅游历了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欣赏了海底婆娑起舞的水草,还听到了描绘春色的乐曲,让我们感觉到青山绿水是多么的可爱。课后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以“春天”和“绿色”为主题的图片、音乐、下节课带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
八、教学反思:
《绿叶》这首歌要求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表现小树林的优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缺少这样的体验。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我用春天的小树林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感受树林之美,然后再跟着琴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渐强和渐弱。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不常接触的二声部合唱。歌曲中二声部的出现表现了歌曲的意境及音乐魅力。在教学过程,我通过让学生“先来感受一下春的气息”的意境,将难点二声部合唱练习引出。将二声部分低声部与高声部分别出示,先让学生随钢琴自己听唱熟悉两条旋律,之后,分组进行了二声部合唱。在合唱中,有几次可以明显听出低声部的音准会跑到高声部,经过练习之后,由于学生的声响比较和谐,所以也就没有再强调哪个声部的声音一定要高,哪个一定要低,只是用一句话来说明了二声部的基础声响该是怎样的:二声部合唱时,第一声部作为主旋律声响要稍高于第二声部,要有和谐的声响效果。希望通过练习和这样的话让学生了解二声部合唱应该怎样唱。从此环节的教学效果看,学生的二声部合唱有所进步,但还需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训练。
总体而言,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在优美的歌声中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可见,学生经常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其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也会越来越热爱音乐,热爱歌唱!
九、设计理念:根据音乐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四点,再根据乐曲的旋律特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感受音乐结构、旋律的变化等音乐要素,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参与音乐的演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