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色盲基因是b,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外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3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
(2)Ⅱ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基因型是________,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________。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XY XX或XX (2)XX 母子 (3)1/4
解析 (1)首先确定遗传方式。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所以Ⅲ3的基因型是XY。(2) 推断Ⅲ3的父母(Ⅱ1和Ⅱ2)的基因型。因Ⅱ1和Ⅱ2表现型正常,所以Ⅱ1为XY,Ⅲ3患病 男孩的致病基因X来源于Ⅱ2,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XX。(3)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因为Ⅱ1基因型为XY,1BbBBBb
Ⅱ2的基因型为XX,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XX或XX,各有的可能性。因此,Ⅳ1是红绿色盲
2111
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224走进高考
14.(2014·天津卷,9)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b
Bb
B
B
b
b
Bb
BB
Bb
(1) 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和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Y和bbVVrrXX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1/2有眼 无眼 雌性∶雄性 1∶1 1∶1 灰身∶黑身 3∶1 3∶1 长翅∶残翅 3∶1 3∶1 细眼∶粗眼 3∶1 红眼∶白眼 3∶1 eEE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红眼细眼 (2)5 (3)XX
(4) B(或b) v (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①7、8(或7或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示例:
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解析 (1)据图中信息,果蝇M含有显性基因E、R,所以眼色的表现型为红眼和细眼的显性性状。
(2)要测定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由于X和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3)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因此需要母本同时具有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即XX。
(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有眼雄性),
Ee
Ee
若有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三节 人类的伴性遗传(第2课时)课时作业 浙科版必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