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背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我们也把精力集中倾注在对阅读教学的课前激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以及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中,这些研究无疑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但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独立的见解和认识”。因此,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介绍是不可或缺的,是引领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学习的一块基石。
写作背景是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任何一篇课文的作者都不是为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创作的,而是为了在自己的语境中向自己所实际面对的对象或自己假设的读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而创作的,所以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在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思想倾向,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的作品是我们的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水平、经历所无法了解的。
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是为了通过这些文章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继承美的东西,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的学生随意地
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品,常常会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知人论世”,联系作家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动机,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及情感目标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特别是那些因时为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情感的文章更应如此。我认为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使学生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到写作背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文章阅读的引导
如《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发表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注意,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列宁非常喜欢这首革命诗歌。他在1906年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这篇作品,并且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结束语。如果我们不了解当时的俄国现状,就很容易把他误解为一篇写景的文字,而恰巧历史也上演过这出诙谐剧。高尔基把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
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正是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联系历史所造成的黑色幽默。 二、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其实作家的成长和作品的诞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人格素质,也就是他的生活个性。这种生活个性对他后来的创作又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作者作品风格的决定性因素是他的创作个性,所谓创作个性就是指作家的人格素质和审美理想在艺术规律制约下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
再如鲁迅,鲁迅最大的痛苦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面对黑暗的社会而无法改变它,学医只能拯救人的肉体,从文才能医治人的灵魂。如何去改造这种黑暗的社会使得他学会了思考,不断探究,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鲁迅的少年经历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所以才有了《阿Q正传》,才有了《祝福》。实际上,这就是作家从生活个性转换到创作个性中去。在读生活和自然这部复杂大书的时候,每个“读者”读到的内容和读后的感受是不可能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个性。学生学会去关注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拥有自己的“个性”。那如何把学生的“个性”与作家的“个性”相统一?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