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体育的管理运行机制不畅通
在调查中了解到,XX市管理大众体育活动的机构主要有三种主体,分别是政府、军队和社会组织。其中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把控体育发展大局,专门制定体育发展计划,为本地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制度保障,一般有各级体育局等专门的政府体育管理组织和非专门的体卫艺司等;社会组织则具体负责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包括场地维护和基础设施的管理等工作,主要包括各级体育组织、群众团体和民间组织等。
XX市大众体育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政策执行难度大,执行不到位,难以及时反馈等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是相关行政人员缺乏,导致一些日常行政、业务等工作未能如期运行,尤其体现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方面,以及新媒体宣传工作人手不足、宣传不到位的情况尤为明显。二是主办单位主动与下属会员单位沟通、协调不够,各部门之间交流效果不足。三是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专业办赛工作能力仍需加强,监管力度有待提高。XX市在举办一系列社会体育活动,如市民健身运动会在开、闭幕式组织竞赛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社会体育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力度不大,政社不分、管办不分现象依然存在,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四是健身场地、健身设备管理条例欠缺,市民入馆进行体育运动是否需要实名登记、是否存在不爱护体育设施的问题,体育馆、健身中心、体育广场等地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检查设备安全性、完整性、维护等问题。 2.社会体育的参与活动人群发展不平衡
XX市大众体育较以前相比发展很快,但在日常生活中,广大市民受主动积极性、体质强弱、经济基础、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年龄大小、社区差异等因素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参与度并不高,主要体现为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体育需求,着重设施建设却缺乏科学引导和管理,导致参与人群出现中老年人多、青少年人少,高收入阶层多、低收入阶层少等现象。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政府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应当积极引领和带动当地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体育服务,保证每位市民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或者兴趣相同的社会组织。而XX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XX市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一是过于依赖政府,缺乏灵活性,组织、带动
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种类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的体育运动意愿,提供多样的体育活动,迎合民众之所好;三是宣传体育科学锻炼知识、调动不同人群运动热情的方式还有待提高。 3.社会体育的指导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根据调查显示,2012年XX市拥有各级大众体育指导员2500人,其中1700多名三级指导员、650多名二级指导员,而XX市大众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平均一万个人里仅仅有不到17个辅导员。截止到2015年底,约有4020人作为志愿者指导员在XX市注册,其中包括了10位国家级和113位一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XX市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并不多,而实际从事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年龄比较大,很多都是退休以后所谋的职位,专业性比较低,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根据2017年度的统计,XX市每万人拥有大众体育指导员约为20名,虽然近几年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能够满足社会人士进行体育活动指导的需求。全市各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运行还不够成熟,人员配备不足,指导能力不强,提供的服务内容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总量逐年增长,但仍存在重培训、轻实操能力培养、上岗率低等现象,其作用仍未充分发挥。
综合分析,XX市大众体育指导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指导员人数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二是现有指导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三是指导员的分配比例有待考虑和科学规范。
4.社会体育的场地设施建设相对不健全
场地和设施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的物质保障和基础前提,是大众体育参与者进行日常训练的场所,只有配备良好的体育活动场地和相应设施,才能为大众体育参与者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在调查中了解到,XX市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场地设施不足。在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在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下,社会大众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大众群体不断增加,虽然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不断完善,增加了不少的公共体育器材,但与不断增加的体育健身人数相比,大众体育的健身场地明显短缺,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场地设施配置不足,必然会对XX市大众体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XX市相关行政部门在积极加快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公共
体育资源,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为XX市大众体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场地保障,以保证XX市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