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努力创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韧性广元、绿色广元、低碳广元,促进广元市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以减轻气候变化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为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适应、科学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措施,规范有序的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科学评估为依据,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气候风险、不同脆弱单元、不同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指导的适应方案。明确安全、宜居、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和控制要求,坚持分功能区、分步实施,采取合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应行动。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区域战略布局,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和关键领域,着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搞好各种平台和预警系统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专家支持,合力应对。坚持各级政府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 26 —
(三)主要目标
以建设安全、韧性、宜居、生态广元为总目标。到2020年,编制完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普遍实现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广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知识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城市应对未来气候风险的综合防护能力大大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系统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城市绿地、森林、湿地等自然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温、保持水土、缓解热岛效应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应对高温干旱、强降水、山洪地质灾害等问题的能力差明显增强。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应对气候变化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努力建成西部地区气候适应型示范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报警体系完善,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0%,24/48小时天气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灾害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强化在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能源供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要求。加大国家综合减灾示范
社区建设。因自然灾害年均每百万人口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二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2%以内。加强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和综合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通道。建立科学智能的信息通畅、协调有序、联动联防、运转高效的常态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制。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到57%。绿化覆盖率达到41.5%,绿地率达到3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地面水国、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2类比例100%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凸显。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全市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对应控制设计降雨量23.2毫米,年均控制径流总量 30.6万立方米。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提升。多元主体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备。专家团队和工作支撑团队建立并逐步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立体平台并发挥重要作用,对外交流与宣传活动活跃。
——公众气候适应意识大幅提升。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宣教培训系统。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城市建设教育,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明
— 28 —
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在中小学生及公众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气候适应城市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健全。
指标值 类别 指标名称 1 消防站 2 防灾避险公园 3 排水管网密度 气候防护基础设施 4 城市通风廊道 5 地下综合管廊 6 城市道路网密度 7 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 8 灾害性天气平均预警提前量 9 森林覆盖率 10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1 绿色建筑比例 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12 城市热岛强度 13 城市污水处理率 14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15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单位 处 2015年 基本值 10 2020年 目标值 16 变化率 60% 25% 17% 17.6% 16.5% 30 8% 500% 150% 0.9% 45.8% 0.2% 58.8% 42.9% -25% 1.6% 处, km2 8 0.18 10 0.23 km/km2 条 公里 km/km2 % 分钟 % m2/人 % ℃ % % % % % 万元/人 万元/人 % 人/km2 6 _ _ 6.8 78.5% 20 55.3% 11.1 5 1.2 94.07 _ 100% 48 94.8% 2.33 7563 4 187 7 5 15 8 95% 50 57% 12 50 ≤3.0 95 20% 100% 70 95% 3.70 10806 3 190 16 径流控制率 17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 18 人均GDP 经济恢复力 19 人均财政支出 20 人口/
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占城市GDP比重 21 人口密度 指标值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年 所 % 年 - 2015年 基本值 73 17 15% 12 -已制定 无 已成立 2020年 目标值 78 17 13% 14 完善方案并实施 制定并实施 已成立 变化率 6.8% -2% 增加2年 - 社会发22 预期人均寿命 展水平 每个街道或3-10万居民拥有2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 24 受灾人口比重 25 人均受教育年限 制度及管理能力 26 制定《广元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7 制定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 28 组建应对气候变化局 五、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重点内容 (一)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
科学分析广元市气候变化现状,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行业、社区等相关敏感性和脆弱性分布信息,根据区域气候变化趋势预测,识别气候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主要影响,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评估城市不同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数据的部门共享机制,加强信息互通与成果互享,建立完善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
1.加强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水资源、农业、生态的影响评估
研究广元气候变化事实及演变规律,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气象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及对广元经济、社会、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建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