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启动规划设计。全面建立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强化地质气候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市城区建成大型应急避难场所11处、总面积28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3万人应急避难。
5.较好的气象综合观测预报能力
全市现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5个,其中国家基本站1个,国家一般站4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262个,平均站间距达到7.8公里;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站1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个,交通自动气象观测站3个,云地闪自动探测站1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7个,车载式X-波段移动雷达1部。建立了以数值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支撑,综合应用区域自动站、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各类观测资料的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平台、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近3年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3.3%,短期气温预报准确率为69.8%,短期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60.3%。
6.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迅速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地震、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基本建立,并在不断的提升完善;工程防灾成效日益凸显,应急防范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灾害应急响应、灾情会商、专家咨询、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完善;调查评价机制逐步健全,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及监测预
警体系基本形成;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立并逐渐壮大,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救援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应急队伍已经建立并逐渐壮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临灾避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二)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加快推进广元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步伐,不仅是国家的总体要求,更是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提高广元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广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差悬殊3000余米,地形地貌多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多变的山区天气气候特征,成为干旱、洪涝、暴雨、冰雹、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区。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10%,如2006年苍溪、剑阁等地特大夏伏连旱,经济损失近5多亿元;2009年青川“7.15-17” 暴雨洪灾,经济损失近16亿元。同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位于青川县境内的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受震后影响,岩层破碎,每到暴雨季节,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昭化区、剑阁县、苍溪县划分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已查明并实施监测预警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828处。严重的气象灾害以及其衍生灾害,已经成为阻碍广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强化防灾减灾,保障广元经济社会发
— 22 —
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要求加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迫切需要
广元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山区,大山大水大森林的生态特征突出,森林覆盖率55.3%。全市现有森林公园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1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增至9个。嘉陵江纵贯全境,是嘉陵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加快嘉陵江上游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加强广元生态文明建设,也给全面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广元是连片边远贫困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保护区,自然条件落后,发展基础薄弱,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努力夯实群众增收支撑,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尤其关键。“十三五”期间,将是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思路,建设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的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关键时期,气候适应工作将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三)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随着经
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不断增长,环境保护呈现出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的特点,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全球气候影响带来的不利因素,川北盆周山区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趋势将继续存在,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1.新的气候变化风险增大
广元地处浅丘、深丘到山区的过渡地区,地形地貌落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复杂多变,干旱、风雹、洪涝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易发。因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极端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导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高发频发,灾情重、损失大。部分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仍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危害大、险情重。
2.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超负荷,部分建筑达不到设防标准,城市管理仍比较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运行、调度、养护和维修中尚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供电、供热、供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缺乏气候可行性论证与评估,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保障能力欠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排水防涝等水系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
3.敏感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洪防涝标准过低,不适应未来暴雨变率加大应发的灾害性天气,容易遇雨就涝。部分河道及防洪能力达不到标准,防洪排涝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堤防还存在隐患,江河湖库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突发性、大范围的山洪、
— 24 —
地质灾害应急设施不足。农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低,现有及技术和装备防控能力不足以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尤其是干旱天气,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森林火灾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林火阻隔系统以及应急处置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4.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人才不足
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亟需增强,城乡社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急需健全,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还较薄弱,识灾、避灾、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气候适应城市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为还很艰巨。人才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广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还很不协调,科技拔尖人才仍然相对匮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薄弱。
四、指导思想及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和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为根本宗旨;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理念,以维护城市安全宜居为核心;坚持政府、企业、公众的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加强科技支撑,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统筹、标准规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