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体育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除了需要肌肉、腺体、神经系统等生理结构的协调工作,还需要大量心理功能的参与,包括人类高级的心理过程:思维与想象。人的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集力量、健美及智慧于一体,思维与想象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着重阐述的是体育活动中的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及其作用、种类、以及动作概念的掌握等内容。

第一节 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

一、体育活动中学生思维的作用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作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等基本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均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思维对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与概括,形成对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同时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指导着体育活动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体育活动中思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模拟、预测运动进程

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的表象,然后对这些表象按照动作的要求进行操作,模拟运动进程,如学生在投篮前,首先要对身体与篮框的空间距离作出判断,同时还要对自身力量予以正确估计,然后把如何做准备动作,如何出手,如何发力等每一细节在头脑中演示出来,这样才能按照预想的要求完成投篮动作。思维不仅可以通过表象再现动作,而且还能通过对表象的重组,预测运动的进程,如在赛前预测比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这样在赛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会措手无策。

(二)在体育活动的进程中接受反馈、调节和控制动作形成

人体的反应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每一个动作的执行,都会有相应的反馈信息传回到神经中枢,经大脑加工后再传出,以实现对动作的控制。

思维在反馈系统中起到控制枢纽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外周神经将肌肉传递回来的信息反馈到大脑,经思维的识别与整合,判断动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大脑就发出指令,肌肉接受到命令后改变收缩力量的大小、调整动作幅度、控制动作速度,从而实现对动作的控制。

人脑通过思维不仅能够处理肌肉传回的反馈信息,还能对通过视觉与听觉得来的环境中的信息做出反馈。脑在接受到由外周神经传来的情境中的反馈信息之后,通过思维判断哪些是有利于动作进行的,哪些是不利于动作进行的,并且指导身体利用情境中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而避开那些不利于自己的条件,高效地完成动作。例如,打乒乓球时,根据对方回球的角度判断球的方位和落点,在大力扣杀的瞬间调整击球的方向,把球打到对方接不到的死角,这些均离不开思维的活动。

(三)对体育活动的综合认识

体育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它包括个体的动作完成,个体与其他队员的合作与协调,

个体对运动器械的适应与掌握,对运动场地、比赛环境的适应,以及战术意图的贯彻等许多部分。任何一种体育活动不仅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部分,而且是所有这些部分有机的综合。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对体育活动中各个部分的认识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体育活动中,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需要什么样的动作或战术,都能镇定自若,应付自如。被人们称为比赛中的“灵魂人物”的运动员就具备这种素质。

(四)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形成新的动作技能

当原有的动作技能不能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时,就需要产生新的动作技能。这种新动作技能可以从体育教师那里获得,但在条件有限或没有现成的知识可以学习时,就需要学习者自己开动脑筋,创造出新的动作技能。创造新动作技能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如我国在乒乓球项目中创造出高抛发球的技术,一度使我国的发球技术列于世界前列,并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所模仿。再如排球比赛中的快球技术,也是由我国排球工作者创造的。

运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当一种运动技术成熟,并居于统治地位之后,就会产生新的动作来突破原有的运动技术的局限与不足,并带来运动水平新的飞跃。历史上的各种运动项目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如我国乒乓球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已进入世界高水平行列。当时,采用的是以“快、准、狠、变”的直板快攻打方法制胜的。在70年代,欧洲创造性地发展了弧圈球技术,以旋转制约快攻,取得很好成绩,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了“旋转”在乒乓球比赛中的巨大威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总结以提出了“快、转、准、狠、变”的直板快攻技术作为制胜因素。其中一个“转”字的增加,反映了该项目的发展和人们对该项目特征的认识上的深化。

正是因为体育运动中运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善于总结、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推动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体育活动中思维的种类

按照体育活动中思维的特点与解决任务的方式,可以把体育活动中的思维分为操作思维、预测思维和战术思维三种。

(一) 操作思维

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以操作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所谓操作思维,是指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行动性,即学生在动作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所采取的决定不仅迅速地在相应的行动中加以实现,而且也是在行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思维过程主要不是与抽象概念相联系,而是直接借助于动作操作来实现的。这种动作操作多半以预测对手或同伴最可能采取的行动为基础。一旦预测到对手或同伴最可能的“一步”,就想到自己行动步骤应当是怎样的,而且需要及时、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操作思维是以思维的速度,即“时数”和思维的步骤,即“步数”为标志的)。在球类和一对一的运动项目中,任务和条件是不稳定的,其任务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解决的。学生必须把对手和各种信息、球的移动和同伴的站位(或动作)连在一起作出决定。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考虑到对手或同伴的每一步行动。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在从事这些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发展的。不同项目、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的操作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操作思维能力的测定方法

目的:测定操作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随机应变性的意识。 器材:五格盘1个,3个标有“1”、“2”、“3”的筹码。

程序:(1)主试向被试讲解并演示测试的方法和要求,3个筹码开始的摆法不一,每次都要求被试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步数,按照规定的走法把3个筹码对号摆在五格盘1、2、3、的位置上。(2)按照测试制定的3个筹码4种不同的摆法,要求被试各做一次,每次记下所走数和所用的时间。

结果:试做一次,计算后3次所用的时间和步数的平均数。 指示语:这是一块标有1、2、3、数字的五格盘,这是标有1、2、3、的3个筹码。开始将这个筹码按照规定放在五格盘的格子,共做3次,开始的摆法要变换3次,你要像走棋子一样把这3个筹码对号摆到五格盘的规定位置上。

走子规则:要求每个筹码每次只能往相邻的空格子内移动一步,不能跳格,不能斜插,不能进有子的格子,一个筹码移动一格算一步,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步数,把筹码移动一格算一步,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步数,把筹码按顺序在五格盘上摆好。

3个筹码几种不同摆法如下: 最后结果均为:⑴⑵⑶的顺序

(二)预测思维

所谓预测思维,是指运动者在完成动作技能之前,在头脑中对运动客体和对自身动作的未来事件发展的预见或推算的过程。预测思维有效性有赖于对事件本身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以及预测时间的长短。体育活动中的预测思维,包括对运动客体的预测和对自身运动的预测两种。

1.对运动客体的预测 许多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水平是与对运动客体预测思维相联系的。在这些项目中,学生如果不能对运动做出正确、及时的预测,就无法成功地完成动作技能。例如,在排球运动中,如果接球的学生不能正确、及时地预测排球飞行的方向、旋转速度、落点和力量,就不能接好球。再如,篮球队员不能正确、及时地预测篮球的出手、运行方向、落点,就不能及时地完成防守或抢断球的动作。在小球运动项目中,如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以及在运动战术的运用中,对对方战术意图的猜测,预测思维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

2.对自身动作的预测 运动者在未做完动作之前的一瞬间,就能预知自己动作的结果,这就是对自身动作的预测。例如,排球中的二传手如果能预测自己的传球方位、落点就可以提早发出信号。他所发出的信号(暗示队友进攻)与传球的实际情况(到位时间、方向、高度)一致,会使进攻队员顺利完成预定的进攻行动,达到配合默契。这种预测思维在其他运动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学生在学习跳高、跳远时,预测思维的有效性影响着他们最后起跳的时机。有些学生往往因缺乏预测思维而导致动作失败,体育教师尤其应对这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加以指导。

(三)战术思维

所谓战术思维,是指在运动竞赛前和在运动竞赛过程中,预测比赛进程、确立战术意图、制定各种战术方案、规划和动用各种战术手段的思维过程。

在体育运动竞赛中,战术思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形式。竞技场上情况错综复杂,要想克敌制胜,必须了解自己,了解对手,以已之长,克彼之短,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适应性强的战术是取胜的关键。

战术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平时的训练赛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动用合理的战术。比赛是形成、检验战术的最好时机,引导学生在激烈的对抗中善于思考与

总结,及时调整,敢于采用新的战术,将有利于他们战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1.战术思维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方的实力,包括对方的身体能力、技术水平、战术特点和个性特征,并与我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和作出客观的评价。

(2)准确估计临场各种客观环境和条件,并预先做出充分的准备。 (3)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正确地预见战局的发展方向,对方的行动趋势,并准备数套我方的战术方案。

(4)在比赛中能对各种情况迅速做出准确判断,识破对方的战术意图,并采取相应的战术措施,且不使对方识破。

(5)根据场上情况的突然变化,迅速而有效地改变战术或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2.战术思维特点 战术思维的特点表现为:

(1)有效性。运动员的战术思维要与场上具体情境相结合。思维的内容和材料来自于当时的比赛场上的各种信息。在比赛过程中,队员必须不断正确地预见和判断对方的战术意图和分析双方的能力,为使战术思维有效,所采取的决定不仅要迅速地加以实现,而且还要在行动中不断地加以校正。

(2)敏捷性。这要求运动员的战术思维过程既敏锐又快捷,特别是在意外危急的情势下,更需要迅速搜索情境中的信息,并作出综合判断,选择最有效、最合理的行动方式,抓住战机,扭转局面。反之,则会导致失败。

(3)灵活性。在比赛中执行战术计划时,必须依场上的形势变化而灵活、机动地动用战术,不能刻板地被赛前制定的战术所困死;当条件变化时,要敢于大胆地采用新的战术。

(4)预见性。战术方案的制定要建立在广泛搜集各种信息情报的基础上,然后对信息情报进行分析、综合,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战术运用结果的预见。

(5)创造性。是指在战术方案的制定、战术手段的选择上有自己独特的创见,不囿于人们习以为常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出奇制胜。

(6)与情绪和意志紧密联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情绪能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理智对消极思维的控制,对于在思维中成功地计划各种战术方案,预测和确立战术意图,以及设计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战术方案和战术意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体育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

体育学习过程不仅是身体运动过程,而且也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体育学习的内容种类繁多,动作千变万化,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理解教材内容、解决各种问题,只能是机械的模仿和重复,这样既费时又费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合理地组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得越快,学习也更加有效。那么,体育教师应怎样掌握和善于运用多种思维训练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这里介绍几种思维训练的方法:

1.逐步启发诱导法 这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动作的每一个进程,恰当地向学生作启发性的提示或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把动作学习与思维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它能使学生不单纯地模仿动作,而是在思维的指导下,更有效、更合理地完成动作。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思维,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启发、示范启发、练习启发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指导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在教前滚翻动作时,可向学生提出前滚翻为什么要团身的问题,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提出“团身”要怎样才团得紧,这样连续的启发诱导,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可以构成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思考由教师传递来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不

断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贯彻到自己的动作中去,使自己的动作变得更有目的性。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的难点、重点、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情境预测法 这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选择一个情境,让学生讨论紧接着将发生的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指出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实施的可能性。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立刻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演练,用实际的练习来检验学生讨论的结果。这样,就把思维与动作练习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他们运动思维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3.语言强化法 是指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的方法。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对运动表象的形成及动作概念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将运动表象与一定的语词联系起来之后,表象的回忆、加工、理解、修正与重现就能在语词指令的制约下进行。同样,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动作及异常表现时,教师立即发出简明、果断、准确、关键突出的指令性信息,有助于指导学生按照正常指令练习,及时纠正偏差。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让学生讲述自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身体练习的感受、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等方式,也有助于通过强化他们正确的语言表述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4.综合讨论法 是由教师组织学生综合各种条件对有关体育活动进行讨论的方法。如要求学生结合对方特点、气候、场地等因素提出最佳的战术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讨论对动作的结构关系及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一般地说,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体育活动经验与知识,对某项体育活动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之后,就可以采用综合讨论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5.想象训练法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象过程又受抽象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和支配,因此,想象训练可促使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状态。想象训练具体实施方法见本书第10章。

从各种训练运动思维的方法中不难看出,运动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善于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之中把动作学习与思维结合起来。由于使用各种方法的条件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依据实际的需要具体选择某一种或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四、动作概念的掌握 (一)动作概念的定义

所谓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或现象)之间内在联

系的反映。动作概念反映的是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以及完成动作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它是在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动作的条件下,在形成运动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来实现的。概念是用语词来标志、表达和巩固的。动作概念不同于运动表象,它反映的是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而不是动作的外表形式。

(二)动作概念掌握的过程

掌握动作概念是指掌握动作的本质特征,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掌握动作概念,比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动作概念要迅速、完整、精确得多。

学生掌握动作概念必须正确地掌握动作实质、要领和规则,必须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由于学生掌握动作概念的含义是随着动作学习的逐步深入而相应地精确和扩大起来的,因此,掌握动作概念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其过程大致分为4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体育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除了需要肌肉、腺体、神经系统等生理结构的协调工作,还需要大量心理功能的参与,包括人类高级的心理过程:思维与想象。人的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集力量、健美及智慧于一体,思维与想象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单着重阐述的是体育活动中的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及其作用、种类、以及动作概念的掌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xswv5hj4h47ty70k29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