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种类》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 第 三单元 总课时数:5 备课时间:2020、9、15 课题 10、土壤的种类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 进一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土壤的种类,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 教学难点: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 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提问、观察、讨论、实验 学生准备:学生在课前不同地方采集到的不同的土壤样本并标号、教学准备 搜集查阅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 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师对学生课前采集土壤标本提出安全、 保护环境等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分类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搅拌棒、放大镜、白纸、滴管、筛网、水、底部扎孔的塑料瓶。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前大家到过哪些地方采集过土壤?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一)、认识土壤的性质: (1)比较土壤的外观(形态) ①将土壤标本发给各组学生。 ②分组观察:看一看,摸一摸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 ③汇报观察结果。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分类: (1)提问: ①根据什么给土壤分类?让学生自己制定分类标准。提示分类方法: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常用的有按土壤的颜色或按土壤中含砂、黏土多少来分类。 学生根据制定的分类标准给土壤分类。 ②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可以把土壤分为几类?(三类。)哪三类? ③这三类土壤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授课时间 2020、10、15 二次备课 (2)讲解: 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按含砂、黏土多少分类。通常我们是根据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质土;含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在讲解的同时,板书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砂和黏土的含量。) 2.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 (1)比较三类土壤的外观(形态): ①将三类土壤标本发给各组学生。 ②分组观察:看一看,摸一摸这三类土壤有什么不同? ③汇报观察结果。(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④讨论:为什么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 ⑤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砂质土的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的颗粒大小居中。这三类土壤外观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与它们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关系。土壤中含砂越多,看起来颗粒越大;含砂量越少,颗粒越小。 (2)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①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例如下雨以后,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 ②讲述:为了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我们来做个实验。 ③演示实验: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细纱布包在瓶口上,用线扎牢,在3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种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第三单元总课时数:5备课时间:2020、9、15课题10、土壤的种类课型新授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xo1o0i4hm3fmdy9ul8q7b8vd5385a00y0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