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白水回收采用气浮处理工艺较多,总排口废水采用筛网过滤+絮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 3.5.2.3生活污水
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4m3/d,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cr、BOD5、,经类比调查,浓度见表3—9。
表3—9 生活污水水质情况单位:mg/L
污染指标 平均值 SS 100 CODcr 250 BOD5 160 3.5.2.4 综合废水排放状况
根据工程分析和水平衡计算,列出**公司年产3.6万吨箱板纸工程废水及水污染产生状况,见表3—10和表3—11。
表3—10 全厂废水产生量 (浓度:mg/L,产生量:t/d) 序号 1 2 3 废水产生环节 制浆 造纸 职工生活 工程合计 污水量 4400 9050 24 13474 SS 浓度 800 1100 100 产生量 3.52 9.955 0.02 13.495 COD 浓度 产生量 750 800 250 3.3 7.24 0.06 10.6 BOD5 浓度 产生量 185 250 160 0.814 2.263 0.04 3.117 备 注
表3—11 工程废水排放情况 序号 1
排水部门 工程合计 废水量 万m3/a 97.2 SS t/a 97.2 COD t/a 97.2 BOD5 t/a 58.32 3.5.3废渣
本工程年产生废渣共计 8343吨。废渣主要为:锅炉灰渣,预计灰渣年排放量为3000吨(按燃煤灰分40%计);废纸在洗浆过程中剔除的非纸类物质,主要是废塑料,泥沙,另外还夹杂有少量的金属物质,该部分废料约占废纸原料量的6%,每年产生量约为2808吨;废水处理后的污泥,外排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约2520吨(以吨纸产品产生0.07吨干污泥计);另外,锅炉除尘系统产生灰泥15吨(含水50%)。煤渣、灰泥可用于制水泥或铺路,洗浆过程产生的非纸类异物运至垃圾场填埋处理,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经板框压滤,干化后由于富含纤维掺入燃煤中燃烧处理。 3.5.4噪声
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有生产装置的机械设备(包括打浆、造纸机械),以及锅炉风机,其源强声级在90-100dB(A)之间,其源强见表3—12。加强设备的消声减震措施和强化厂房的隔音效果就基本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影响。
表3—12 主要噪声源情况一览表 序号 噪声源 1 泵房 2 鼓风机 3 引风机
噪声源强度(dB(A)) 90-100 85-95 85-905 4.0建设工程周围地区环境现状与评价
4.1 自然环境简况
4.1.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工程选址位于**村。**镇北濒长江, 4.1.2 地形地貌
工程选址地地势较平坦,主要为沙土地质。一高约20m的“L”型土坡
半环绕其西面和南面。 4.1.3 气象、水文
评价区域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降雨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7.4℃,稳定在10℃以上的持续天数230~244天,1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2℃,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8℃,极端最低气温为-10℃(1969年2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0.3℃(1959年8月23日),常年无霜期258.8天。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398.7mm。降雨量集中在4~6月,占年降雨量的45%。降雨量的特征是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差异悬殊。春夏雨湿,秋冬干燥。年降雨量最大为1883.2mm,最少为776.4mm。
风向风速: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影响,西南风较多,冬季受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冷高压控制和影响,多东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2m/s(二级),风向风力极不稳定,每年至7月南风最多,其它月份为东北风多。盛夏季节常有雷雨大风。历史上最大的东北大风暴是10级,风速28m/s(1965年11月16日),历史上最大的雷雨大风为12级,风速34m/s(1973年8月3日)。
评价区域内的主要地表水为长江, 长江每年6~9月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1~2月为最枯水期,其余各月为平水期。多年平均水位为13.85m,历年丰水期平均水位17.25m,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9.5m。最大流量77000m3/s,最小流量4500 m3/s,最大年平均流量31100 m3/s,最小平均流量14400 m3/s,多年平均流量为23500 m3/s。
4.2社会经济简况
工程位于**镇,总面积62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人口3万人,204
个村民小组。乡镇企业也初具规模,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4个,年产值逾7000万元,利税450万元。其中年产10万支曲轴的九江曲轴厂、年产100万平方瓷制墙面砖的**建筑陶瓷厂、年产1000吨稀土镁合金的**合金厂均属省级先进企业和乡镇一级企业,三个厂的省、部优产品近10个,畅销全国各地。
全镇现有完全中学一所,小学20所,在校学生53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集镇设有中心卫生院一所,街道诊所8个,农村医疗站20个,计划免疫率达95%;镇有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村有服务所,计划生育率达90%,节育及时率达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
**村总户数为194户,人口756人,有耕地(都为旱地)面积380亩,
矿砂山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人均纯收入2080元,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农业种植以棉花、油菜为主。
区域内无文物古迹和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无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人群健康状况良好,近年来没有流行性地方病的发生记录。
4.3区域污染源
①农业污染源
评价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废水以农田灌溉排水为主,另外,区内养殖牲畜的粪便一般可用于农田施肥,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②生活污染源
主要为区内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燃料燃烧废气,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外环境中,是区内卫生条件较差的根本原因。
③工业污染源
目前评价区域内无其他工业企业分布。
4.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